系統集成商只有把管理的基點放在項目管理上,通過加強項目管理,實現項目合同目標,進行項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資效益,才能達到最終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目的,求得全方位的社會信譽,從而獲得更為廣闊的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空間。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內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實現項目目標為目的,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為基礎,對項目按照其內在邏輯規律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以適應內部及外部環境并組織高效益的實施,使各項目要素優化組合、合理配置,保證實施的均衡性,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手段,以實現項目目標和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綜合效益。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是為使項目實現所要求的質量、所規定的時限、所批準的費用預算所進行的全過程、全方位的規劃、組織、控制與協調。項目管理的對象是項目,由于項目是一次性的,故項目管理需要用系統工程的觀念、理論和方法進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程序性。項目管理的目標就是項目的目標,項目的目標界定了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是 “三控制二管理一協調”,即進度控制、質量控制、費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各項目要素有人員、材料、設備、技術和資金,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關性、目的性和環境適應性,是一種相互結合的立體多維的關系,這就說明項目是具有系統性的實施,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是具有系統管理的特點的。加強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必須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各項目要素詳細分析,認真研究并強化其管理。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各項目要素進行管理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對各項目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即適時、適量、比例適當、位置適宜地配備或投入各項目要素以滿足實施需要;
對各項目要素進行優化組合,即對投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各項目要素在實施中適當搭配以協調地發揮作用;
對各項目要素進行動態管理。動態管理是優化配置和優化組合的手段與保證,動態管理的基本內容就是按照項目的內在規律,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各各項目要素,使之在項目中合理流動,在動態中尋求平衡;
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資源,從而實現提高項目管理綜合效益,促進整體優化的目的。
項目成本控制原則
實施項目成本控制原則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和核心,實施項目經理在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成本控制時,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最低化原則。實施項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促進不斷降低實施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在實行成本最低化原則時,應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種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變為現實;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制定通過主觀努力可能達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全面成本控制原則。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業、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亦稱 “三全”管理。項目成本的全員控制有一個系統的實質性內容,包括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網絡和項目團隊經濟核算等等,應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責,人人不管。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隨著項目實施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松,應使實施項目成本自始至終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動態控制原則。實施項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應強調項目的中間控制,即動態控制,因為實施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據實施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制成本計劃、制訂成本控制的方案,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虧已基本定局,即使發生了糾差,也已來不及糾正。
目標管理原則。目標管理的內容包括:目標的設定和分解,目標的責任到位和執行,檢查目標的執行結果,評價目標和修正目標,形成目標管理的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即 PDCA循環。
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各班組在肩負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控制的權力,同時項目經理要對各部門、各班組在成本控制中的業績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考評,實行有獎有罰。只有真正做好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