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概述
1.1. 系統背景
21世紀的全球商業競爭已不僅是技術、成本和管理等領域的單項角逐,更是全球供應鏈優劣高下的綜合競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對于企業來說將至關重要,迅速認知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加以改善、設計及建立整套的倉儲管理流程,從而提高倉儲周轉率,減少運營資金的占用,使凍結的資產變成現金,減少由于倉儲淘汰所造成的成本。各跨國商業零售巨鱷們對其供應鏈戰略、規劃、運營管理、分銷中心規劃、倉庫規劃等等,不惜投入巨資,運用當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快速、高效的運營體系。
采用RFID技術,在倉儲物流中對貨物的出入庫進行管理,對托盤進行標識,簡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1.2. 現狀及分析
現有的倉儲物流管理系統通常使用條碼標簽或是人工書寫倉儲物流管理單據等方式支持現有的倉儲管理。但是條碼的易復制、不防潮等缺點,還有人工書寫單據的煩瑣性,容易造成人為損失等無法避免的事情。以人工作業為主的倉庫管理效率非常低下,在貨物分類、貨物查找和倉庫庫存盤點等耗時耗力,使得現在的倉儲管理始終存在著缺陷。
采用RFID技術進行倉庫物流智能化管理,首先在每個貨物貼有電子標簽,通道倉庫各通道讀寫器識別標簽的信息來判斷貨物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流程,通過RFID讀寫器據進行自動化的數據采集,保證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實現高效率的貨物查找和實時的庫存盤點,有利于提高倉庫管理的工作效率,擺脫費時費力的傳統的倉庫管理,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使企業高效率的運轉。通過科學的編碼,還可方便地對物品的批次、保質期等進行管理。利用系統的庫位管理功能,更可以查詢所有庫存物資當前所在位置。
2. 系統介紹
2.1. 系統原理
倉庫管理系統設計采用如下三層構架:
信息采集層
通過發卡貼標,使新置貨物配備RFID標簽,標簽的唯一ID號或用戶編寫的編碼可對貨物進行標識。讀寫器可自動化采集標簽信息,從而實現貨物的信息采集功能。
數據傳輸層
RFID讀寫器采集到的貨物標簽信息,可通過相關通信接口傳輸至后臺系統進行分析,其傳輸的通信接口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選擇,如可選擇RS-485、RS-232、以太網、WIFI或GPRS等。
貨物管理層
PC終端或者后臺數據中心收到讀寫器的數據后,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貨物出庫、入庫、移庫、盤點等流程,同時生成相應的報表明細單,并在系統中做相應的處理。
2.2. 系統結構
RFID倉儲管理系統硬件主要由RFID標簽、固定式讀寫器、手持式讀寫器、服務器、個人電腦等組成,通過網絡實現相互連接和數據交換。
RFID倉儲管理系統軟件由供應鏈管理系統、RFID標簽發行系統和RFID標簽識別采集系統組成,這幾個系統互相聯系,共同完成物品管理的各個流程。后臺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RFID識別采集是實現管理功能的基礎和手段。kground-repeat: initial initial; ">
2.2.1.供應鏈管理系統
供應鏈管理系統由數據庫服務器和管理終端組成,是系統的數據中心,負責與讀寫器的數據通訊,將讀寫器上傳的數據轉換并插入到供應鏈倉儲管理系統的數據庫中,對標簽管理信息、發行標簽和采集標簽信息集中進行儲存和處理。
2.2.2.RFID標簽發行系統
RFID標簽發行系統由發卡機和標簽信息管理軟件組成,負責完成庫位標簽、物品標簽、包裝箱標簽的信息寫入和標簽ID號的更改、授權和加密等。標簽信息管理軟件嵌入在后臺系統中,實現與供應鏈系統中的一一對應。
2.2.3.RFID標簽采集系統
RFID標簽采集系統由讀寫器、手持機和標簽等組成,讀寫器和手持機自動識別物品上的標簽信息,并將信息發送后后臺系統進行分析和整理,從而判斷物品入庫、出庫、調撥和維修流程等。
2.3. 系統功能模塊
圖3:系統功能模塊
RFID倉儲物流管理系統由發卡貼標、出庫管理、入庫管理、調撥移位、庫存盤點和附加功能組成。出庫管理系統包含出庫貨物申領、出庫貨物識別、出庫記錄下傳。入庫管理系統包含庫位分配設置、卸貨物品識別、入庫記錄管理。
2.4. 工作流程l;
2.4.1.發卡貼標
對新購置的貨物進行貼標的操作,使其配備電子標簽。標簽的唯一ID號或用戶寫入數據可作為貨物的標識碼,其數據用于記錄貨物名稱、購入時間、所屬倉庫、貨物屬性等信息。當安裝在各個通道的讀寫器識別到標簽時便可自動獲取貨物的所有信息。
2.4.2.入庫
首先對需要入庫貨物在系統上先安排庫位,如貨物屬于哪類,需要放置在哪個倉庫,哪個貨架;其次將所有已貼有標簽的物品放到待入庫區,從入通道運入倉庫內;當經過通道時,RFID讀寫器會自動識別標簽信息,若讀寫器識別的標簽信息及數量正確則入庫,若讀寫器識別的標簽信息錯誤或數量少時,系統則進行提示;在入庫時操作人員根據標簽信息和系統提示準確可將貨物存放到相應的倉庫區域,同時系統將自動跟心物品信息(日期、材料、類別、數量等),并形成入庫單明細。
圖4:入庫示意圖
2.4.3.出庫
出庫貨物申請,在個人電腦上填寫需要出庫物品申請單。
倉庫管理人員接到出庫單后通過手持機或者查詢服務器找出相應物品,并將貨物放置待出庫區域。
將貼有電子標簽的待出庫貨物通過進出通道被讀寫器識別后再進行裝車。
出通道讀寫器將識別到的電子標簽信息與出庫申請單核對,確認裝車貨物是否符合一致,若不一致
時則重復識別或補充缺貨。
系統自動更新物品信息(日期、材料、類別、數量等),并形成出庫單明細。
圖5:出庫流程圖
2.4.4.調撥和移庫
要進行調撥移庫的貨物,通過進出通道時,會被安裝在通道旁的讀寫器所識別,讀寫器記錄當前標簽信息,并發送至后臺中心。后臺中心根據進出通道識別標簽的先后順序等判斷其為入庫、出庫還是調撥等。
還可以通過手持機進行貨物移位的操作,當倉庫管理員發現某個貨物被放錯位置時,可手動安放好貨物,同時通過手持機更改標簽信息并發送給服務器,實現快捷便利的移位功能。
圖:貨物調撥移庫示意圖
2.4.5.庫存盤點
賬賬核對
通過手持機獲取貨位RFID標簽中的信息,將該信息與倉庫管理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核對,管理人員只需要拿著手持機在貨位間走一遍即可完成盤點。
賬實核對
通過核對具體貨物的標簽信息與倉庫管理系統中儲存信息點,具體操作如下:
主機形成盤點作業指令,操作員根據指令持激活狀態的手持機進行待盤點區域,以每個貨位為單位進行盤點。用手持機逐個掃描該貨位上所有貨物包裝上的電子標簽,掃描完該貨架上所有貨物后,進行確認,得到標簽盤點信息,通過無線局域網將包含該信息的操作日志傳回主機,主機將得到該盤點信息與貨架標簽中信息、原始庫存信息進行比照,對產生的差額信息作進一步處理。
圖7:盤點流程圖
2.4.6.附加功能
庫存量預警
當庫房的存量少于正常存量時,系統將提示補充存量,避免庫存不足的現象。
貨物未經允許被挪動或帶出庫房實行報警等
當貨物被異常挪動或未經允許帶出時,讀寫器識別的同時即向系統報警,避免貨物遺失或被盜
3.讀寫器安裝示意圖
圖8:讀寫器安裝示意圖
在進出口的大門安裝RFID讀寫器,便于出庫和入庫的貨物識別。在室內各倉庫門口安裝分體式讀寫器和顯示屏,檢測出入庫產品的明細。
4.系統特點
4.1. 實現貨物的先進先出管理
RFID倉庫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RFID技術,無線局域網,數據庫等先進技術,將整個倉庫管理與射頻識別技術相結合,能夠高效地完成各種業務操作,改進倉儲管理,提升效率及價值。對于每一批入庫的貨物,其入庫時間,存放貨位等信息均由系統自動記錄,當貨物出庫時,就可在此基礎上實現貨物的先進先出管理。
4.2. 倉庫庫存實時化管理
原始倉庫的庫存管理依靠的是手工報表,人工統計的方式來實現,導致各個部門間無法及時確切了解庫存信息。此外,隨著業務的發展,日進出貨物數量、品種逐步擴大,客戶需求也日趨復雜。能否實現倉庫庫存的實時化管理已經成為了影響建立快速、高效的運營體系的重要因素。RFID倉庫管理系統可以實時、準確地掌握倉庫的庫存情況,為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優化庫存、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4.3. 物料跟蹤及圖形化管理
在實現貨物托盤貨位管理的基礎上,該系統還能實現物料跟蹤及圖形化管理的功能。這一功能使得庫存物料可以非常直觀、迅速地以圖形化的方式反映出來。極大地提高了物品管理的倉儲效率和精細度。提高物品出入庫過程中的識別率,可不開箱檢查,并同時識別多個物品,提高出入庫效率。
4.4. 縮減盤點周期、降低配送成本
傳統的倉庫盤點時間費時費力的事情,RFID倉庫管理系統,縮減倉庫盤點周期,提高數據實時性,實時動態掌握庫存情況,實現對庫存物品的可視化管理。提高揀選與分發過程的效率與準確率,并加快配送的速度,解放工人勞動力。
5.其他應用領域
軍隊軍用物資管理;
煙草物流倉儲管理
醫療藥物庫存盤點管理
零售業庫存配送管理
大型企業物料成品倉庫管理
機場托運貨物分類和配送管理
港口、碼頭集裝箱貨物管理等相關類型應用
http://www.iot-lzhy.com/qd/nt/2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