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深圳市奧德斯公司綜合國內各界較大的企業物流管理層分析的幾點看法
一、企業物流信息化
無論是企業物流還是物流企業,如何對企業自身物流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如何實施管理和決策,以其用最低的成本帶來最大的效益化,是所有大企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在物流系統中,企業物流都依隨著物流企業的運轉,而物流企業大量的信息不僅隨時間、人力波動,而且還依賴于氣象和經濟條件,交通運輸的通暢不穩定等各種因素。因此,物流管理和決策作業與活動,需要實時地分析各種條件,并在最短時間內,給出最佳實施方案。諸如倉儲、裝箱、運輸資源的使用、運輸路線的選擇、工作計劃的擬訂、人力資源的安排、庫存數量的決策、需求和成本的預測、系統控制落后等等,都需要優化或智能化規劃。而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中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自覺提交數據交換共享,運用自身智能自動化系統的管理規劃方案和方法,實現決策和管理者的最優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促進企業物流流程的優化
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直接結果促進信息流動的加快、信息流動的及時準確,而信息的迅速流動直接關系到倉儲物流工作流程的平衡。例如:對一個生產銷售一體化型企業來說,要想實現快速的交付,可能采取的兩種方法,一是在當地的銷售辦事處積累一周的訂單,將其郵件到地區辦事處,在批量的基礎上處理訂單,把訂單分配給配送倉儲,然后通過航空進行裝運;二是通過速度較慢的水路運輸,兩者相比,顯然前者沒有多大的意義,而后者可能實現在較低總成本下甚至更快的全面交付,由此可見,物流信息化關鍵的目標是要平衡物流及倉儲系統各個組成部分,這也決定了企業必須對物流流程進行重組。比如,沃爾瑪采用的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與供銷合作平臺,建立快速補貨體系物聯網系統。
三、加快物流的標準化
目前,基于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的現代物流標準化趨勢有三個方面:一是業務流程標準化,二是信息流標準化,三是文件格式標準化。企業的業務流程要體現在信息系統的軟件當中,只有把企業的業務流程標準化以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統與企業的具體業務相結合;信息流標準化的重點是企業各類信息的編碼、管理信息、經營數據和技術數據標準化問題;文件格式標準化主要是為了解決數據的互聯與互通。這三個方面的核心任務是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的共享,這是信息時代先進企業標準化的一個特點。還有兩點很關鍵:一是標準要統一;二是標準要適當超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標準化工作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國際標準的廣泛采用已經成為重中之重,所以標準化也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四、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
從競爭的角度看,過去傳統的物流倉儲活動往往是表現在人工登記、人工錄入系統、運輸環節單一或者包裝環節緩慢等一些單獨的環節上,企業物流往往非常關注這些單一環節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當代供應鏈形成以后,特別是在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以競爭后,這種競爭不再停留在單一的環節上,而是把整個物流過程或者供應鏈過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成為競爭的主要焦點。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企業應用物流信息化,物流競爭已從環節的競爭轉到物流供應鏈的整個過程的競爭,就像馬丁克里斯托夫所說的,目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如果不采取智能信息化,企業物流與物流企業就失去了競爭力。
從競爭手段來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很多國際上的企業就已經開始在建立自動化倉儲、多式聯運等一些倉儲、物流手段上提升設施設備來提高自身的效率,可以說在當時信息技術既不發達的情況下,國際上的企業就已經開始多技術手段與系統化提高設施水平效率。隨著現代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供應鏈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單一設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過RFID自動識別信息技術把資源整合到一起,來提高整體的運作效率,也就是說,信息處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決定了整個供應鏈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決定了對顧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務的能力。
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物流核心競爭力已經出現對RFID自動識別信息技術應用與資源整合,快速對顧客的響應能力。而這種響應能力恰恰是建立在RFID自動識別信息化技術廣泛而完善的應用方面。所以物流競爭已經從原來關注物流設施 水平轉向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上。如果沒有企業物流的信息化就談不上對顧客的響應能力的提高,就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奧德斯品牌超高頻讀卡器設備傳承十二年品質保障,致力RFID讀寫器設備的研發定制生產以及RFID識別系統開發應用方案。
深圳市奧德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專作
2017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