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智慧城市產業鏈與各方包括設備供應商、系統集成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之間的發展,成為“智慧城市建設者和運營商”。在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醫療等熱點應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向產業鏈其它環節全面延伸,具備極大的發展前景。智慧城市建設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當下我國經濟應對下行壓力和推進“互聯網 ”戰略的突出亮點所在。源中瑞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系統服務商,江女士(138-2311-7308)(Q 278-1738-695)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要從城市實際入手,應該是一城一策,不能千城一策,更不能千篇一律,并且每個城市都應該有各自的頂層設計和思路,從整體創建和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入手來建設智慧城市。對此,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特別強調,在未來的智慧城市發展方面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智慧城市建設的前提要實現以人為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滿足每一個城鄉居民的需求上,解決居民就業、生活方便的問題。如果智慧城市僅僅放在政府的高大上政績角度,智慧城市的資源就會大幅浪費,效率就會大幅降低。
第二,要將智慧城市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根據國際一些城市的發展經驗,智慧城市永遠和低碳、可持續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低碳的城市化道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原則。
第三,智慧城市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更多的是關系到我們城市居民怎么樣通過市場化程度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
第四,智慧城市要推動改革創新。目前有部分城市過分依賴數據端,如何能通過改革來打破部門的數據分割現象,發揮新媒體、新移動端的作用,實現整合,并向社會服務,這是智慧城市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最后是要實現跨界的整合。不要以一個企業來制定一個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因為它是無數個企業的整合,跨界整合利益分享是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方向,最終目的是要滿足于市場,帶動內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