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一、學校農村工廠無線廣播系統生產廠用戶需求
高村鎮幅員面積109.77平方公里,人口4.1萬,15個行政村,165個組。近年來,原有農村廣播年久失修,處于全面癱瘓狀態,導致地方政令、區域新聞、天氣預報、緊急廣播、致富信息等無法及時下達,與日益發展的經濟需求和人民奔小康的夙愿非常不協調,客觀上要求搭建鎮、村二級“村村響”廣播網絡,使得媒體宣傳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配套。
現該鎮提出如下廣播建設要求:
鄉鎮農村無線廣播系統能夠實現防止非法組織盜播
鄉鎮可對所有村莊或某個村莊進行常規或應急廣播
遇到緊急情況,鄉鎮負責人可通過電話及時發布應急廣播信息,進行遠程疏散和指揮
可定時定點智能開關村莊接收設備,進行自動廣播
可以轉播縣城廣播電臺節目,對本縣的新聞動態以及黨政政策進行宣傳
由于該鎮現在沒有閉路電視網絡,要求采用無線調頻傳輸方式
二、無線防水音響用戶需求分析
我公司通過幾年的市場調查,各主管部門在城市和農村,重電視、輕廣播的現象很嚴重,導致農村廣播逐年老化和損壞嚴重。有的地方已經沒有了廣播,徹底的癱瘓了。廣播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以快捷、不受時限的特點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手段,有待于鞏固和發展。
過去小喇叭入戶,廣播在城市和農村對黨的政策宣傳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現在廣播同樣可以發揮它的優勢。但是由于現在人們對電視的依賴性強,所以小喇叭入戶已經不利于廣播的發展。但是在農村宣傳黨的政策、科技文化知識、病蟲害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宣傳,不可能都通過電視去進行宣傳。即使用電視去宣傳,由于人們文化素質的不同、電視頻道的可選擇性、所宣傳的效果并不明顯。如果在鄉鎮的街道上、在農村的田間地頭上、自然村的村莊上都裝上調頻廣播大喇叭。人們走在路上、田間地頭忙農活、坐在飯桌上吃飯都可以聽廣播,學習黨的新政策,學習科技文化知識,為建設和諧社會下的新農村出力。
三、農村無線廣播系統功能特點
學校農村工廠無線廣播系統生產廠,偉業農村無線廣播系統的功能特點整體可概括為“音源數字化、播放自動化、管理智能化、擴展自由化、緊急播出口令化、成本節約化”,在農村采用此方案建設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和經濟性。
3.1無線防水音響音源數字化:
播放音源的數字化,就是能兼容現代流行的各種音頻文件格式。
3.2無線防水音響播放自動化:
系統可以實現每天20次不同自動開關時間。每一節目播放前,自動開啟發射機電源,自動打開接收音箱。播放結束后,自動關閉發射機電源,自動關閉音箱。無需人工干預,即可自動播放,實現了真正無人值守。廣播期間突然機房停電,來電后系統會自動恢復廣播。(解決了農村廣播站人員緊缺的問題)
3.3無線防水音響管理智能化:
通過手動對智能數碼控制器操作,可以實現對調頻發射機進行開關控制。可以對所有的接收終端進行群開、群關或選開、選關,可以對每只接收終端實現在線任意編碼,音量大小可以自由控制到每只接收終端。
3.4擴展自由化:
系統軟件可以隨時進行技術升級,和電腦相連接可以自由擴展操作空間。
3.5緊急播出口令化:
系統和電話網相連接,用戶只需進行簡單的打電話操作,就可實現對每只或全部接收終端進行遠程開、關控制,并將電話聲音信號傳送至接收音箱,實現緊急播音功能,電話結束后,系統會自動關閉接收終端和調頻發射機。(系統提供用戶口令、權限管理等功能,從而保證了您的廣播正常安全播出。)
3.6成本節約化:
鄉鎮的村級或下屬單位不需要重復建立廣播室,行政村通過鄉鎮授權以后,可通過電話網實現遠程使用該系。系統進行區域劃分,每個行政村只能控制本村的大喇叭,進行緊急廣播或政策宣傳,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投入。
四、農村無線廣播系統原理
4.1農村無線廣播系統原理
系統采用“數字播出、編碼控制、調頻接收”的全新理念搭建數字化可尋址智能廣播平臺。由數字節目源或模擬節目源輸出單路或多路音頻信號,直接到調音臺進行音頻分路控制,在由調音臺的輸出到可尋址智能編碼器的音頻接口上,可尋址智能編碼器的音頻輸出到調頻發射機輸入口,并調制到調頻載波上,通過發射天線傳到每個行政村或自然莊。同時控制數據信號由可尋址智能編碼器的數據輸出接口直接到調頻發射機SCA接口上,對“調頻接收功放+高音喇叭”/室外調頻音柱/室內調頻音箱進行開關控制。編碼控制采用非常成熟穩定的FSK方式。
主要設備有智能編碼器、調頻發射機、各種音頻播出系統、調音臺、調頻收擴音機;室內調頻音箱、室外調頻音柱等設備組成。
4.2農村無線廣播原理圖
五、農村無線廣播系統配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