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配備的必要性
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的72小時,是國際公認的“黃金救援”時間。統計資料顯示,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地震發生第一天瓦礫下的幸存者生存率為74%,第二天為26%,第三天為20%,第四天僅為6%。因此,災害發生后的最初時刻是搶救人民生命財產的關鍵時期,是外界最需要了解災情,災民發出求救信號和實施自救的關鍵時刻。然而在大規模自然災害發生后,災區公眾通信網絡往往遭到毀滅性破壞,根據國內外自然災害發生案例以及我國2008 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地震實際情況來
看,各類自然災害導致通信中斷的原因主要以下四點
1. 災害導致通信基礎設施( 如光纜,銅纜、無線基站、交換設備、機房) 的損壞,使災區內部以及與外界的主要通信聯絡被切斷;
2. 災害導致供電中斷,導致通信設施癱瘓;
3. 災害導致交通同時中斷,使預先準備的應急通信設備和人員難以進入現場;
4. 災害造成受災地區人們的恐慌,使得即使當地通信網絡沒有受到損壞,也會由于大量的、遠超過當地接入網絡設計負荷的呼叫和話務量而導致網絡癱瘓。使得最緊急的信息難以送出。
方案概述
移動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是利用移動、便攜的智能手持終端通過3G、4G(有網絡覆蓋的情況下)或者Thuraya衛星網絡進行事故現場實時視頻直播、監控和通訊的移動視頻指揮調度平臺。
智能手機通過3G、4G、衛星等網絡將實時的視頻、音頻、靜態圖像數據發送到指揮中心視頻服務器,處于網絡遠端的服務器將信息進行實時直播、視頻分發、錄制,以及與現場進行通訊。
Thuraya衛星的寬帶全球區域網絡服務
–THURAYA IP – 能夠通過單一、非常小巧的用戶終端,一鍵開機即可獲取衛星網絡,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寬帶數據。它還能夠為實時視頻和音頻廣播提供有保證的按需 IP 流媒體傳輸速率服務組合。通過IP+衛星終端,可以獲取從 32kbps 至 384kbps 的全部 衛星IP 流媒體傳輸速率服務,它們均與現有的視頻編解碼器解決方案相兼容。
應用場景
應急處置類:應急管理、重大事故(事件)現場協調指揮,需要通過3G、4G、衛星等無線方式上傳視頻,需要能夠通過移動設備訪問其他視頻平臺或者視頻設備;
事故現場類:林業火情、地震救援、人防現場指揮、山洪泥石流監控、汛期抗洪等;
臨時監控類:公安偵察、取證、臨時會場監控、大型活動監控管理等;
執法類:各級執法機關,如公安、城管、工商、海關、質檢、環保、文化、海監、邊防等現場執法;無線視頻采集以及通過移動設備查看其他視頻平臺或者視頻設備。
勘察類:保險機構的現場勘查,定損;設備巡檢、環境巡檢等;需要通過無線通道上傳視頻。
系統結構
方案特點
移動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是利用智能手機結合移動或者Thuraya衛星通訊網絡,通過移動流媒體技術實現的多媒體應急指揮調度系統。
系統具有多種方面的技術特點:
面向移動網絡進行優化:系統支持斷點續拍,即在直播時如果網絡異常發生斷線后,視頻可以繼續拍攝;斷點續傳,即在網絡恢復,則可繼續傳送緩存的數據,這時已經上傳的數據將不再上傳,僅上傳斷線后產生的新數據;離線拍攝,即離線拍攝后再上傳時發生網絡異常支持續傳模式。
無線信道自適應碼率:根據網絡帶寬,針對音頻數據,以及視頻數據進行特殊處理,適應無線信道帶寬。
手機端編碼支持硬編碼。硬編碼方式采集的視頻質量高, 畫質和幀率好于軟編碼方案;硬件編碼的效率很高,減少電池耗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