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豐臺團審議上,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紹,北京市動態交通指數在2010年還是6.1,介于輕度擁堵與中度擁堵之間,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保持在5.5,擁堵程度有所下降。但2015年北京道路擁堵發生反轉,擁堵突然加劇,經分析,一是油價大幅度走低刺激;二是網絡約車加劇道路擁堵,另有委員提出,停車難,停車亂的現象,也是造成城市道路擁堵的癥結之一。

政府將通過相關智慧停車技術解決“停車難”
“停車難”被認為是影響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癥結之一,而停車難產生的原因,一是停車位緊張,二是停車收費高,三是結算及繳費過程排隊時間長。
據了解,市交通委對于停車難題的治理,將在今年出臺啟動關于停車的相關立法工作,做到停車管理有法可依。并且將通過啟動路側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尋找車位功能,或如高速公路etc的自動扣費功能等智慧停車技術來解決“停車難”這一難題。
智慧停車已成趨勢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許多為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而出現的互聯網停車工具,如ETCP、丁丁停車、無憂停車等APP,通過“互聯網+”的服務形式,在對城市停車現狀的改善中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其中,ETCP在2015年已經覆蓋了超過3000個停車場,在這場搶占智慧停車行業領域高地的賽跑中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除了車主在停車中可以應用到的找車位、電子支付等便捷服務外,ETCP也針對停車場管理方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使更多空閑的車位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使用率。

智慧停車未來需要社會力量共同推進
智慧停車雖然已成為解決停車難、停車亂這一難題的主流趨勢,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依然存在阻礙著智慧停車行業的三座大山,并且,提倡公民使用智慧停車方式出行,停車場積極響應進行停車場智慧化改造,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智慧停車行業的發展與“停車難”問題能否早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