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是物聯網的具體應用以及表現之一,是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后,成為未來智能城市的另一個標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帶來的損失,提升通行效率。車聯網作為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又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從長遠來看,確實是個誘人的超級蛋糕,下面是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5年我國車聯網行業前景分析。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車聯網發展前景報告認為,近年,智能交通與物理網無疑是兩個熱門行業,而車聯網可以說是智能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在智能交通和物聯網熱潮的影響下,車聯網是應時而生,關注度急劇上升是必然結果。
智能交通、物聯網與車聯網的關系
目前物聯網在全球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應用的技術基礎也主要是以射頻識別、傳感器為主的項目,而且多數還是試驗性的小規模項目。由于發達國家信息產業技術及應用比較領先,因此物聯網的興起及應用,在發達國家也比較領先。美國是物聯網應用最廣泛的國家,其應用涉及多個行業領域,歐盟物聯網在物流交通、電力等領域應用并形成一定規模。
在智能交通領域,智能交通系統是自上而下的信息開發利用方式,著重于從管理者的角度來采集和開發利用信息,而物聯網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更側重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利用模式,兩者在對信息資源采集的精度、覆蓋度不同,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強度也不同,運用的商業模式不同,產生的社會效益也會有明顯差別。車聯網系統就是通過聯網方式采集車輛信息進而進行分析處理作出反應。車聯網產業下的各條分支,包括導航、地圖等產業。
車聯網產業前景可觀
最近這兩年車聯網產業開始蓬勃發展。中國位置服務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曹沖表示,北斗衛星導航從2012年底投入區域服務,在2013年后出現快速增長,目前北斗熱仍在全國繼續升溫。曹沖表示,目前中國在衛星導航方面有幾家上市公司,但都是中小企業,做到十幾億的企業都很少,而北斗的目標是要創造100億元以上,幾百億產值的幾家大企業成長起來,這樣這一產業才能穩步前進。
深圳市賽格導航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志強也表示,車聯網目前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巨無霸公司,沒有一個年產值超過15億元的車聯網方面的公司。
而從車聯網應用領域發展的現狀來看,曹沖認為,2000年到2004年主要是車輛定位,2005年到2009年主要是應用于應急警報、道路安全方面,2010年到2014年是位置服務車聯網,2015年到2020年是可穿戴物聯網,從而實現連續無縫的泛在服務。而延伸來講,車載終端從類型來說有7個方面,包括個人導航終端、車輛監控終端、平板與娛樂終端、車輛信息終端、可穿戴組合終端、智能導航手機、高精度專業終端等。
對于這一產業,曹沖表示,大家應該針對國家自身的重大需求,找準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然后形成規?;纬勺约旱念I頭羊企業和產業集群。他表示,《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2020年的產業目標是4000億元的規模,每年是兩位數增長。
車聯網未來發展趨勢觀察
車聯網產業市場的未來被十分看好,那么在2015年,車聯網市場有什么值得關注的呢?
趨勢一:整車廠商放開前裝市場,平臺商整合進入車載信息終端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的中國車聯網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獲悉,從整個車聯網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整車廠商對于車載終端的信息獲取限制將放開,將在車載信息終端上預留各種后裝接口或在前裝市場就與平臺商進行整合。未來平臺廠商將根據車載信息終端的相關信息提供相應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衛星導航、實時通信等。
趨勢二:信息流將延伸到保險、維修廠商及政府端
目前車聯網受限于整車廠商阻礙以及無線網絡傳輸及覆蓋等問題,信息流主要在車載端和整車廠商的車聯網服務平臺之間流轉,并沒有后續的產業鏈延伸及增值服務。未來車聯網的發展趨勢為信息流打破現有壁壘的約束,進到獨立平臺運營商中并伴隨后續的產業鏈延伸及增值服務。未來除基本的導航、通信等服務外,還會將駕駛記錄、車輛信息等數據接入保險企業、4S店、維修廠商及車輛管理部門,對駕駛員的行為數據判斷并提供相應增值服務或基于大數據定價。因此,未來的趨勢必然是信息流的延伸、大數據增值及其他增值服務的興起。
綜上,我們認為,車聯網的興起有其必然的內在邏輯,移動互聯時代的浪潮勢不可擋,信息流突破傳統廠商的限制也是勢在必行,大數據的傳輸將給產業升級和發展帶來無限機遇,也將給傳統廠商提供足夠的轉型空間,產業鏈內數據處理廠商、云服務提供商、無線網絡運營商等廠商均有足夠的發展機遇。
(以上內容轉自中國報告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