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 IBM軟件技術峰會上,IBM軟件集團Rational總經理 Kristof Kloeckner提到:IT行業每隔7到10年,信息技術都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近幾年來,信息技術確實層出不窮,而這個時期的出現的信息技術,尤其是在軟件領域,這樣的變化似乎更為激烈。從以前的單項技術變革,到現在通過云計算模式,整個企業IT架構都在發生著轉變。
這個時段的技術變革,除了云計算之外,引領這次變革的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消費化入侵企業級。在這樣的主導之下,企業IT變革在大的方向主要是從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等三個方面進行。
在這樣一種社會趨勢之下,IBM也在抓緊對這些技術趨勢的研發和革新,幫助企業利用新的技術趨勢來支持或者驅動新的業務模式,通過業務創新實現企業的成長。在整個技術趨勢從研發到企業應用的階段,無論是對于IT廠商還是企業,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互聯網以及移動應用的發展,讓消費級市場得到了巨大的改變,而這種對消費級市場的改變也影響到了企業級。這種對企業業務效率起到了直接的提升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在大量地采用移動應用。而針對企業級移動的開發,各個廠商也在不遺余力地進行。而IBM則選擇了自主研發和對外收購兩種方式。
無論是大數據還是移動應用,云計算是其最好的承載平臺。IBM的云計算戰略中,其基礎架構變得更具有可擴展性,更具有可訪問性,也更為靈活和具有彈性。在基于云計算的服務方面,IBM推出了PureSystems(專家集成系統),以一個集成的標準化的架構提供給用戶,開發者不用持續關注與底層架構的配置問題。
在移動應用、大數據、云計算這些趨勢之下,企業對于業務以及服務的交付速度有了新的提升,對軟件的交付效率也有了新的要求。速度在這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軟件開發方面,企業需要加速產品的設計、實施和投入。
IBM中國開發中心首席技術官兼創新工程院院長毛新生認為:“IT在企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各個行業中都是這樣。目前出現的許多新的技術對IT帶來巨大的挑戰。因為IBM天天在應對這些挑戰,我們自己也在學習、實踐和構建技術,它給我們開發人員也會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我想,(軟件)支持對開發人員、IT從業者是非常有幫助的,不管是創業也好,還是自己在做軟件、做解決方案,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職業發展的機會。IBM非常希望跟大家攜手共建的IT的生態體系。”
而這種生態圈的建立是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去建立和完善的,而不是由IBM獨立去完成。實施上IBM也在許多個領域正在尋求這種合作。首先是交互。在業務層面,越來越跨過公司的邊界,甚至是跨過行業的邊界的情況出現。。所以,怎么樣建立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商業生態是一個重要挑戰,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你會發現特別需要不同的系統和系統之間有一個很好的互動,所以怎么樣利用開放的標準支持這樣一個世界當中相互的交互,才能使得信息可以自由的流動,應用可以隨處使用。
其次是運維挑戰,怎么樣去設計這樣的系統,怎么樣有效的構建,它已經是非常大的挑戰,但是它的運營可能更難,怎么樣更經濟有效,根據業務的需求不斷往前演變,這也是IBM需要解決的挑戰。
最后是安全問題,移動帶來了許多的安全以及隱私的挑戰。在技術浪潮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猛烈的今天,這些方面都是IBM需要與整個生態鏈共同去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