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集成  系統集成  弱電  軟件  kvm  服務器  思科  視頻會議  拼接  SFP 

企業IT選型:英雄不應問出處

   日期:2015-01-19     來源:丁慧茹    瀏覽:195    評論:0    
核心提示:從去年到現在愈演愈烈的國產化趨勢,在企業IT應用領域,我想都會碰到類似于咨詢領域這樣的困惑。或因各種考量,確實在某些應用領域,國產化成必然,但是國內廠商如何跟上呢?

前不久,一個國企的IT負責人打聽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大數據咨詢公司,記者在腦子里思考了一番,最后并沒有給出一個令該負責人滿意的答案。

這個事情給記者的觸動很大,一方面國企禁用外資咨詢公司確成定局了,另一方面當外企被“棄用”時,帶來的是國內廠商的巨大機會還是企業用戶的不信任和擔憂?

從去年到現在愈演愈烈的國產化趨勢,在企業IT應用領域,我想都會碰到類似于咨詢領域這樣的困惑?;蛞蚋鞣N考量,確實在某些應用領域,國產化成必然,但是國內廠商如何跟上呢?而在更廣泛的企業應用市場,無論是國際、國內廠商近年的數字并不算好看,這個根源又在哪兒呢?記者也特地和國內的一些行業用戶做了一番了解,看到最后盡是滿滿的傷感:當各種所謂替代和不可替代、機會和挑戰的聲音在市場上響起時,我們并沒有冷靜下來去看看企業用戶的需求和選型采購標準。其實他們的選型標準一直都在那里,他們一直等待著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廠商的改變。

信息化水平在提升 但選型標準從未改變

我國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開始的時間和經歷的歷程都不一樣,但是從采訪的各行業的CIO來看,我們也會發現基本上各行業的信息化多數完成了設備產品的“堆砌”,已更多的轉向了業務驅動這個層面。

佛山市政府12345中心副主任關亮就指出政府信息化在這個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在2000年一直到2006年這個階段,政府信息化也包括企業信息化的重點都是放在購買設備和建立數據中心層面。 ”

其實不論哪個行業,信息化有開始的早晚之分,但是基本上我們可以屢出一定的發展規律。多數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再從多到全的階段。在最開始的從無到有的階段,信息化還是偏重了將硬件和網絡搭建起來,整體來說IT系統和方案偏向硬件。而在從有到多的階段,已經開始納入更多的應用系統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應用系統和中間件層面。如今,企業信息化從多到全,其實也是轉向業務驅動的過程,這個階段更重視綜合性的與業務關聯緊密的IT方案和技術。

每個階段呈現的特點不一樣,那在選擇IT供應商時的標準又是否會不一樣呢?

在采訪中,發現其實企業的選型標準從始至終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改變的只是說針對不同的業務做不同的考量。

比如民生保險的CIO李福宇接受采訪時就說:“從我們的行業特點來看,保險行業對數據的安全和系統的穩定性有特別高的要求,所以從一開始的IT產品和技術選型上,被認為傳統的IOE框架還是占了很大的比重。”據介紹,在這個領域,從硬件設備的小型機、存儲、網絡等到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等系統軟件,國際廠商一直占著相對主導的地位。

當然并不是所有行業的國際廠商占有比重都很高,每個行業的特點不一樣必然帶來選型的多樣化。北京東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子測試測量領域的綜合服務商,上游有廠商、下游有客戶的中間商。其CIO金春姬就指出其企業信息化的重點還是放在了進銷存管理和全面流程化管理層面。但是無論是2004年選擇國際廠商作為ERP供應商,還是如今選擇國內的流程管理廠商,其標準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標準有三個方面,一是供應商本身的成熟度,二是其整個實施團隊的能力,三是會考慮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長期綜合費用。雖然后來選型的產品和方案隨著信息化的進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標準基本一致。”

前上海英聯食品有限公司CIO孫偉也告訴記者其所在行業選擇IT供應商的標準也基本是在供應商資質、服務質量、價格、核心技術等幾個方面。

這些觀點,我們在北京人民醫院CIO劉帆那里也得到了印證。劉帆告訴記者,在醫院這樣一個領域是無法容忍系統出問題的,所以IT供應商本身的成熟度很重要,盡管有些廠商可能確實很創新,但是其成立時間確實太短,“我們確實無法完全信任。”

在其他的企業CIO采訪中,記者也能深刻感受到企業在選型供應商的標準從本質上并未有太大改變這一事實。

但在多數企業里國際和國內供應商的產品和方案的比重是在一步步縮小的。如在最開始的起步階段,國際廠商所占比重確實較多,而在近年國內廠商也在逐步趕上。這里面的原因更多是在于一方面企業信息化進程和訴求確實在改變,另一方面也源于國內廠商的逐步成熟。

國際廠商不再是導師 國內廠商不再只是學生

從一開始我們討論國產化的話題時,無論是基于什么樣的背景,國際廠商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危機。這個危機的背后的聲音是:國際廠商不再是國內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導師。

在采訪中,很多企業CIO都指出最開始的信息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也是在依賴國際廠商先進的技術和建設理念,這一切都是企業自身不具備的。而那時國內廠商也并沒有很多行業建立一套自己的服務理念。所以,國際廠商在國內企業信息化最初的階段責無旁貸的擔任了導師的角色。

國藥集團CIO雷萬云告訴記者,不能否認國際廠商在最開始,也一直到現在在一些方面的技術和方案優勢。“比如在數據庫建設方面,目前國內確實沒有找到太好的替代品。”人民醫院的劉帆也指出,無論是他們選型國際的ERP廠商,還是數據庫廠商,基于很大原因確實是國際供應商的產品和方案在應用場景各個層面考慮的更加周全。

國際廠商的優勢一直存在,那為什么他們不再是導師了呢?

我們前文也提到國內企業信息化分了各種階段,隨著各個階段的推進,企業自身和企業CIO的水平都在提升。企業在新一階段的信息化建設的時候,不再完全依賴供應商的理念,而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明確的需求和愿景。

而企業在選擇幫助自己達成這個愿景的供應商時,目光也不再只是放在國際廠商層面了。東方集成的金春姬就指出,目前國內廠商確實有了很多的進步,他們在本土化的很多方面都做相對出色。劉帆也指出:“我們買來的很多國際廠商的產品和方案多數是個殼子,最后幫我們理解和實施的依然是國內廠商。”

這幾年,國內廠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已經在一些領域開始和國際廠商去媲美了。比如去年炒的很火的去IOE,就有讓很多人關注國內硬件設備的成長。佛山政府的關亮就指出,目前政府領域的而一些硬件產品就是國內的品牌,因為技術多數也跟的上,同時性價比和后期服務都相對有優勢。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確實很多的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某些環節,在重新選型供應商或者要開始建設新的項目時,已經有了更多的國內供應商參與評標。“在了解我們的一些需求上,以及服務上,國內廠商確實有著其優勢。”劉帆指出。

所以,國內的廠商也不再只是一個學生,也開始在積極拓展自己的市場。

但是這個市場拓展完全靠著“國產化”這股東風就夠嗎?國際國內廠商的優劣勢,真正的評判者還是企業用戶。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網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08917號-2  | 
 
porn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