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到國外,無數廠商正在爭相分食智能家居的蛋糕。比如,蘋果發布了智能家居管理應用程序HomeKit。谷歌在重金收購Nest后,又把橄欖枝拋向了家庭視頻監控公司Dropcam。在這個智能家居的榜單上,我們還能列出一長串的名字,比如三星、360、海信等。但是,這些公司對智能家居的理解是一樣的嗎?
近日,搜狐IT密集走訪了多家上市公司的高層,試圖厘清下面幾個問題。
1,國內主流公司對智能家居的投入是個什么情況?
2,智能家居普及的阻力來自于哪里?
3,各大廠商眼中的智能家居有什么不一樣?
在本次調查中,不同廠商針對智能家居產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但也有一些共性的觀點,比如:智能家居市場尚未爆發,這個市場對普通用戶來說談不上是一個剛需,因為缺少殺手級的應用,普通用戶對智能家居反應冷淡,只有極客成為智能家居的狂熱追捧者。參與本次調查的公司有360、海信、創維、TCL、聯想、樂視、百度旗下愛奇藝、優酷土豆。接受采訪的高管有海信集團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所所長王勇進博士、聯想智能電視總經理任中偉、TCL通訊集團COO王激揚、TCL副總裁梁啟春、創維集團軟件研究院院長王志國、360副總裁沈海寅、樂視高級副總裁彭剛、愛奇藝副總裁段有橋以及優酷土豆集團智能電視事業部總經理吳懿。
以下為各位大佬的觀點匯總和思想交鋒:
第一,國內主流公司對智能家居的投入是個什么情況?
綜述:目前,國內企業針對智能家居的投入,主要有3種模式。1種是試點型的,即公司拿出一個部門來做試點實驗,推出一些概念性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并沒有推向市場;1種是跨部門協作,調動多個部門的資源來共同打造智能家居概念;最后1種是企業受制于產品線單一,從而利用整個公司的資源來做一個產品,并將這個產品塑造為智能家居的中心。
1,跨部門作戰型
在李東生的指導下,TCL集團成立了專門的智能家居聯合工作組。這個部門主要是整合了TCL多媒體、TCL通訊以及TCL家電的資源。目前,這個聯合工作組已經有很多成熟的案例推向市場。需要特別指出的是,TCL早在數年前就進行了智能家居的實驗,只是這個項目放在TCL研究院,將項目挪到TCL智能家居聯合工作組,是對這一項目重視程度的提高。
2,小部門試點型
在360的財報會議上,周鴻祎也熱衷于談論智能家居。沈海寅表示,未來對智能家居的投入肯定會越來越大,目前這塊業務由360智能硬件事業部負責,除了前面提到的安全路由,智鍵及智能家居相關的項目都放在這里面。
視頻網站也可以看成是這一類代表,原因是他們主要是通過和硬件廠商的合作來進軍智能家居里的客廳。比如優酷土豆,成立專門的團隊和電視廠商合作,后者專注硬件,優酷專注視頻內容體驗。
愛奇藝和優酷土豆類似,區別是愛奇藝在這方面的試點更加激進。前者和TCL聯合推出了TCL愛奇藝電視。
3,產品孵化研究型
創維公司針對智能家居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部分。軟件團隊由創維研究院負責,硬件團隊則由創維南京分公司組成,其中,軟件是重點,原因在于,創維認為智能家居的核心就是智能軟件的控制和智能算法。從現有資源整合上來看,創維整合了冰洗產品、家電產品和照明產品,進行相關嘗試。
第二,智能家居普及的阻力來自于哪里?
綜述:關于這個話題,意見比較統一,那就是智能家居并沒有迎來它的市場爆發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則是多樣性的,歸納起來有這么幾個:1,這不是一個剛性需求。2,改造成本太高,導致只有極客才感興趣。3,缺少殺手級的應用,關心的人少。4,廠商走入了為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的誤區。
1,缺少殺手級應用智能家居不是剛需
沈海寅認為,智能家居的誤區在于,現在是為了智能而智能,停留在一個極客的層面,一般老百姓對這塊的需求并不大。關鍵是,智能家居里并沒有出現一個殺手級的應用,來引爆這個市場。
有資料顯示,深圳、北京、上海做智能家居的小企業很多,有一批已經“死在沙灘上”。倒下去的原因,就在于這些企業沒有把握住消費者的痛點,也就是說,沒有能夠吸引得了消費者的殺手級應用。
進入2014年,打著智能家居概念的產品明顯增多,長虹CHiQ系列電視和冰箱,其智能冰箱具備語音留言、食品管理、遠程訂購蔬菜等功能。美的也在推出全系列的智能白電產品,但從這些公司的財務報表來看,這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并沒有給公司帶來好看的財報,究其原因,還是在于缺少殺手級應用而導致用戶對新產品敬而遠之。
創維則認為,智能家居普及的阻力在于,這個市場并不是剛需,且智能家居產品的改造成本太高,很多廠商是為了智能家居而家居。目前,創維已經有了體驗產品,但并沒有推出智能家居概念,原因也是在這兒。
TCL王激揚也認為,智能家居的爆破點并沒有來到,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智能家居的普及。
市場未引爆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時間成本。優酷土豆認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與長虹、海爾、華數、康佳等知名電視廠商達成合作。但是,中國電視機的存量有4億左右,全部換成智能電視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
2,技術不統一,各自為戰,透支概念
TCL梁啟春表示,受制于技術標準不同,各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智能家居,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阻力。
海信亦認為,目前智能家居行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大量資源迅速匯聚、重復投入,容易陷入抄襲戰和價格戰,從藍海到紅海的轉換可能只在一瞬間。此外,長期以來,智能家居行業夸大噱頭、透支概念,用戶缺乏信任感。
3,市場仍處在被教育的階段
任中偉表示,觀念和外界環境是影響智能家居普及的2個原因,比如,普通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這仍然是一個需要教育的市場;此外,帶寬也考驗著中國的智能家居走勢,在中國很多地方,帶寬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三,各大廠商眼中的智能家居有什么不一樣?
綜述:在這個環節,企業之間的分歧比較大。大多數廠商認為,智能家居的核心就是互聯互通,或者是以一個為中心,實現所有設備的互聯互通。但也有觀點認為,真正的智能家居是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是完全的智能化。
1,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
對于智能家居的未來,沈海寅稱,所謂的遠程控制只是智能家居的一個步驟而已,智能家居的最終目標,是不需要人們去操作,完全憑感應就可以完成,最好的智能是不需要人工干預的。
2,有剛需的應用場景,才算得上智能家居
創維認為,智能家居必須要考慮應用場景,從用戶的剛需出發,比如,鬧鐘就是一個人的剛需,可以考慮鬧鐘和窗簾開關,音樂播放的結合。單純的遠程控制洗衣機或者空調產品,沒有任何意義。
聯想任中偉認為,電視就是一個剛需,智能家居是互聯網化和智能化的搭配,是一個由智能家電、智能路由等多個產品組成的綜合解決方案,但智能電視會成為這個智能家居的核心。
3,必須互聯互通
TCL梁啟春認為,符合互聯互通這個基本要求的,基本上就可以稱得上是智能家居。樂視觀點與之類似,認為智能家居最終還是以電視為核心將所有家用電器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瑞剛/方堃 )
淺析阻止智能家居全面普及的“三座大山”(林憬輝)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蓬勃發展,以這些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家居市場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各方巨頭駐足掘金,然而三道坎卻阻擋了智能家居大范圍普及。
巨頭掘金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家居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之下物聯化的體現,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多種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除了蘋果緊盯智能家居市場外,谷歌同樣也在蓄力智能家居市場。有消息稱,谷歌近期正在考慮收購家居安全監控攝像頭企業Dropcam;今年1月,谷歌就以32億美元收購生產智能恒溫器和煙霧報警系統的企業Nest Labs;更早一些的時候,谷歌已經相繼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和1家人工智能算法公司Deepmind。業界認為谷歌正在逐漸搭設一套完備的智能家居平臺。
不僅是蘋果、谷歌這樣的手機系統商,手機制造業巨頭三星也緊盯智能家居市場。在今年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三星發布了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臺。據了解,Smart Home平臺能方便用戶統一管理三星的智能家電。在國內,手機制造商小米也推出路由器定位于智能家庭的入口,并且未來小米還將提供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智能遙控器等智能配件。
此外,國內的家電制造商也對智能家居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海爾于幾年前就推出“海爾Uhome”;美的打造“1+1+1”戰略,即“一個智慧管家系統+一個M-Smart互動社區+一個M-BOX管理中心”;格力則表示將以能源和環境為中心著力發展智能家居。
萬億級市場有待漸成氣候
軟件商、手機制造商、家電制造商等多方勢力聚焦智能家居市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該市場未來幾年來可能迎來爆發式增長,而且將給企業帶來數以萬億的營收。
據市場調研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將從2012年的250億美元左右發展到2017年的600億美元,復合增速為19%。但這或許不能完全預判智能家居的市場前景。另外一家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數據則認為智能家居將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IDC對智能家居各個組成領域的市場規模預測,到2016年,其中,智能電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30億美元,游戲機市場規模也將達到379億美元,家庭安防市場規模將達到1100億美元……如果將智能家居所有涵蓋的領域都匯總起來,未來全球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以上。
國內市場的調查數據也在印證智能家居市場的巨大潛力。同樣來自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發布的《2012-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預測顯示,到2018年,中國的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96億元人民幣。
因此,也難怪各方大佬們云集智能家居市場,并且還在不斷加碼中。
競逐智能家居需解決三問題
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發展給智能家居市場帶來無限的擴容空間。但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卓賽君認為,智能家居屬于復合型產業,現階段產品不成熟也沒有統籌發展,從更新成本到產品技術都有現實因素阻礙智能家居全面鋪開,企業當前都處在占領理念高度、推出終端產品讓消費者認知接受的階段。因此,眾多企業想要加快智能家居推廣,并在市場上掘得一桶金,尚需解決三大問題。
其一,智能家居市場需要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從平臺提供商到軟件商再到各類終端制造商,智能家居市場多方角力,大家各自聚攏在合作伙伴身邊,形成各自相對獨立的生態圈。行業內缺乏統一標準,產品兼容性成為智能家居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患。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智能家居市場在各企業爭當領頭羊的同時,標準出臺似乎變得刻不容緩。只有確定了發展下一步的大方向,企業才能少走彎路。
其二,智能家居市場需要企業對回報周期有更大的耐心。智能家居市場涉及面廣,希望入局圈地的企業也多,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對市場抱有極大的熱情,但這份熱情能堅持多久?智能家居市場的潛力是萬億級的,但回報周期又需要多久?這考驗企業的耐心。企業投資必然講究回報,一旦有企業急功近利,勢必會造成智能家居產品的價格過高,高門檻將不利于智能家居市場的快速發展。
其三,智能家居產品需要與用戶需求有更高的契合度。智能家居市場涉及的領域眾多,產品更可以說是琳瑯滿目,但較為繁復的操作讓消費者望之興嘆,對廠商而言如何提供操作簡單的智能家居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市場,家庭機構復雜、知識面差距較大,就更需要智能家居廠商根據市場特點,研發適合當地消費者的產品。
智能家居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需要需要各方齊心協力共同耐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