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5月5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信息發布會”上披露,2014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要繼續實施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堅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總體思路;“政府倡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強化服務、促進應用”的工作重點和“攜手同行、合作共贏”的發展目標,努力開創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發展為契機,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形成滿足中小企業多種需求、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支持中小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緩解發展中的困難,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效益。
二是加強小微企業信息化績效評估、信息化服務與應用成功案例、網絡安全等熱點問題研究,總結和宣傳信息化條件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模式的經驗。
三是政府有關部門要繼續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開展各類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輔導和應用推廣等活動。推動企業與服務商之間的信息互通、供需互聯、合作互動,實現雙贏。工信部要在加強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的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特別是企業的主體作用。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以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保證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目標的實現。

圖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來源:工信部網站)
以下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的發言實錄:
2013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按照我部《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的總體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 擴大內需的意見》,依托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組織實施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在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探索應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全方位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3年,共有11家大型電信運營商、信息化服務商和專業服務機構參與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多年來,這些服務企業和機構,積極開拓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市場,為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成為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實施的重要力量,發揮了輻射、帶動和樣板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企業和機構在全國建立的分支服務機構有2279個,配備的專業服務人員達9.5萬人,同時,通過信息化服務平臺,凝聚了60多萬家專業合作伙伴。近年來,為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投入的資金累計達29.2億元,2013年投入的專項資金達10.6億元。2013年開展的線上線下培訓活動18000多場,參加培訓135萬人次;開展應用推廣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活動56000多場,參與人數1200多萬人次。具體表現在:
一、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重點突出。根據我部開展“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的安排,2013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突出“推動云計算應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這條主線,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討熱點難點問題,宣傳和推廣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2013年4月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信息發布會暨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啟動會,發布了培育智慧企業、開展小微企業云服務、搭建SaaS[注]服務平臺、推動云搜索等應用服務信息。9月的第九屆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推廣活動暨中小企業信息化論壇,與會代表和嘉賓就工業云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門檻、研發設計創新服務、云+端服務模式、電子商務信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等熱點話題展開專題討論。12月,為促進地方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與信息化服務商廣泛合作,共同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專項計劃,促進供需對接,我們再次召開專題座談會,會議提出,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方法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企業主體作用,釋放市場的巨大潛力與活力。政府要不斷改善公共服務,支持服務商開展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務性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活動,讓信息化服務惠及更多的中小企業,全面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專項計劃實施成效顯著。如,暢捷通公司成立了“小微企業信息化研究院”,加強發展戰略研究和總體工作部署。由該公司發起的“小微企業扶助聯盟”繼續實施“小微企業扶助行動”,2013年投入730萬元開展“小微企業云服務”,組織全國400家中小企業信息化輔導站,配備1000多名初、中、高級工程師,對21萬多家小型微型企業進行“新管理、新模式、新應用、新政策”等系列培訓。面向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會計家園”,以“在線大課堂”的方式將最新政策和行業知識輸送給小微企業,目前的注冊用戶已累計40多萬家,2013年新增用戶達23萬多家。百度公司實施助力百萬中小企業成長的翔計劃,已經推廣到全國22個省市。2013年投入資金7億元,在全國舉辦了2500多場培訓會,參加培訓的人數達10余萬人;百度聯合中國電子商會等12家全國權威行業協會發起成立“E聯盟”,通過“網絡平臺、現場活動、會員企業專享”等多種形式,舉辦近400場“行業企業信息化系列活動”,惠及13萬家中小企業;“搜索營銷體驗車”深入全國近200個二三線城市的產業聚集區和科技園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免費咨詢診斷、知識普及和技術支持服務。
三、電信運營商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形成品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在總部設立了中小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配備專門人員,并與一批應用軟件開發商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打造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品牌。據統計,三大運營商共在全國設立了93個服務機構,擁有專業服務人員1萬多人,合作伙伴有363個。中國電信面向中小企業的“天翼領航”,已推出信息化應用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823個,行業信息化融合解決方案23個;中小企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并按照統一投資、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的原則,在全國建設了3000多個體驗教室;與25個省的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簽約并聯合發文,推廣“智慧企業”解決方案,整合光纖寬帶、企業網關、信息化應用、智能終端等優勢產品和服務,在全國開展了2萬多場信息化體驗培訓活動,培育了35萬家示范客戶。中國移動推動中小企業“商戶管家”應用,已有用戶60多萬家,為300多萬家中小企業開展了集基礎通信業務與信息化應用軟件為一體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客戶信息管理、訂單管理、營銷管理、市場分析、通信功能管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客戶滿意度。中國聯通推廣的“寬帶商務”服務平臺,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為中小企業提供“以租代建”的信息化服務,使中小企業無需投入專門資金,設置專業維護人員,即可以通過云平臺獲得如同大企業一樣的信息化服務。同時,向信息化應用開發商和合作伙伴開放云平臺,為其提供良好的產品孵化環境和安全的服務保障,開發者可按需動態使用云主機、云存儲資源,使開發成本更為低廉。
四、大規模宣傳培訓和應用推廣活動覆蓋全國。中國電信總計投入資金1.23億元,為36.8萬戶企業、163.3萬人開展信息化服務。同時利用智慧企業培訓教室、體驗區、營業廳、“迷你”網廳、登門拜訪等方式,開展了6萬余場各類宣傳培訓活動,參與人數近40萬人。中國聯通組織培訓推廣活動1600場,參與培訓的中小企業人員近20萬人。近兩年,每年為50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免費信息化產品體驗,按體驗期2個月,每月10元估算,每年此項的投入超過1000萬元。阿里巴巴的淘寶大學已發展成為以電子商務為核心內容的教育培訓機構,匯集了1500名講師、80家機構和300所院校的社會資源和力量,為近500萬學員提供了電子商務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開發的在線點播課程,匯集了3000多門精品電商課程,在線上參加課程學習的總量已積累超過1500萬人次。中國網庫在全國50個基地舉辦各類培訓會約1200場次,共培訓電子商務應用人才近12萬人次。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在全國40個地區開展了40場“創新中國行”中小企業信息化普及推廣活動,免費普及信息化知識,推廣信息化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傳播政策信息,共培訓中小企業3992戶,培訓人數8216人?;顒哟龠M了信息化服務商與地方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服務機構、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合作,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97份。銘萬集團在全國開展730余場“中小企業政策大講堂”活動,為中小企業免費宣講國家政策,培訓企業管理和電子商務運用人才等,全年參與培訓的企業家人數達3萬多人次。累計發放《創辦中小企業政策百問百答》宣傳資料12000冊,服務企業3萬多家。
五、專業服務和平臺建設全程支持中小企業核心業務發展。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二維、三維CAD和PLM軟件打造工業云服務平臺,以SaaS模式重點面向產業集聚區、重點行業及制造業中小企業,普及推廣研發設計、數據管理、協同營銷、工程服務和知識資源等各種工具和專業服務,提升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平臺已有各類軟件服務超過20多種,零部件圖庫超過2000多種,圖紙模型、手冊標準超過1000多個,培訓視頻超過700個。平臺注冊會員快速增加,工程師賬戶已超過9萬家,企業賬戶近萬家,累計訪問平臺的人次超過480萬。
阿里巴巴的B2B平臺是為小企業提供內外貿交易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目前,注冊會員數已突破1億,日均交易額已突破3億。截至2013年7月,阿里金融累計為30余萬家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發放網絡小額信用貸款836億元,平均貸款周期為22.3天,不良貸款率為1.57%。目前阿里巴巴正在籌備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主要業務范圍涉及包括支付、小貸、保險、擔保等領域。淘寶網為社會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在淘寶平臺上近900萬賣家中,80%以上是80、90后的年輕人和大學畢業生,“網上開店”已成為今天最為普遍的創業形態之一。
中國網庫自2011年起,累計投入2.35億元,在全國建設了40個支持實體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產業園;與318個品類的領先企業合作,建設了318個單品電子商務平臺;為726個單品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運維推廣服務;借助“99114”平臺、行業網平臺以及單品電子商務平臺,為約86萬家中小企業提供了基礎電子商務應用服務。
銘萬集團整合國內3400多家頂尖行業網站、大銀行及地方分行、知名培訓機構等服務資源,組成B2B聯盟,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培訓、技術支持、融資對接等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目前在全國已擁有40余家分公司和百余家代理商,服務團隊達3000多人。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網絡遍布全國,已為超過35萬家中小企業提供面對面的“顧問式”服務。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和北京華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指數調查采取PPS抽樣,每季度調查2500家中小企業,反映中國中小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的經濟運行狀況。協會在深圳開展網商虛擬產業園試點,園區占地面積500平米,園區服務人員總數86人。截至2013年10月,園區已經吸引3800家網商入園,企業存活率100%,可統計的園區商品交易額為50億元,為深圳南山區地方財政貢獻了726萬元的營業稅收入。
六、各地積極開展并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山東省組織信息化專家深入企業,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的不同需求,提供方案設計、產品選型、組織實施等公益咨詢診斷。鼓勵信息化應用示范企業免費使用信息化平臺的產品,并由專家團進行跟蹤指導。
貴州省開展“黔商在線”、“黔翔計劃”、“貴企走進上股交”、“黔貸通”等特色服務。建立全省中小企業基本信息數據庫和項目申報管理信息系統。“黔貸通”中小企業融資網絡平臺自2012年底開通以來,已累計成功發放貸款9億多元。
浙江省創建智慧小企業創業基地,促進創業基地的信息化應用,形成智慧小企業基地建設典型經驗,實現區域內專線及移動信號覆蓋到位,用手機完成門禁及各類小額支付;通過短彩信平臺完成相關公告與通知的精準推送;公共區域能實現視頻監控。
廣東省建立了粵商移動知識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移動式知識互動服務。2013年搭建200家服務機構及資深專家參與的服務團隊,服務中小微企業企業1萬家,積累知識庫內容超過5萬條,圍繞平臺開展服務活動15場。
武漢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與暢捷通公司合作,以每戶3000元的標準向中小微企業發放“中小企業信息化補貼券”,幫助132家企業實施了信息化應用項目。
2014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要繼續實施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堅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總體思路;“政府倡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強化服務、促進應用”的工作重點和“攜手同行、合作共贏”的發展目標,努力開創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發展為契機,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形成滿足中小企業多種需求、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支持中小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緩解發展中的困難,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效益。
二是加強小微企業信息化績效評估、信息化服務與應用成功案例、網絡安全等熱點問題研究,總結和宣傳信息化條件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模式的經驗。
三是政府有關部門要繼續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開展各類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輔導和應用推廣等活動。推動企業與服務商之間的信息互通、供需互聯、合作互動,實現雙贏。工信部要在加強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的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特別是企業的主體作用。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以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保證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目標的實現。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得到了社會各有關方面的關注,得到服務商、專業機構、新聞媒體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但直到目前為止,還仍然有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沒有步入信息化的門檻,因此,中小企業服務市場還非常廣闊,讓我們為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而繼續努力,不斷開拓新局面,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