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夢想過這樣一個情景,那就是你的房子可以根據你所駕駛汽車的位置自動提前作出包括開啟暖氣、加熱面包或者打開電視機等動作。對于那些科幻電影迷來說,這樣的情景已經是電影中再常見不過的劇情了,而現代科技企業也正在努力使這一夢想最終照進現實。
目前,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的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對于所有可以互相溝通、聯網的設備都已經見怪不怪。但事實上,所謂的“物聯網”所指的并不僅僅是智能家居或者智能移動設備,因為包括衣服、汽車、工廠等所有可以接入網絡的設備都可以被視作“物聯網”的一部分。
然而,現在的物聯網發展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設備都可以同自己的專屬應用和同一生態環境下的其他設備建立連接,但如果跳出所屬的生態系統,它們幾乎就沒有任何對外展開通訊的能力。然而,谷歌(微博)不久前收購的Nest恒溫器似乎是一個鮮有的例外(Nest方面表示,新版Nest 2.0可以和95%的家用設備兼容,舊版則為75%·)。
對此,業內知名芯片制造廠商高通就希望通過旗下近距離P2P開源通訊技術平臺AllJoyn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一問題。高通方面表示,自己希望AllJoyn能夠起到一個“通用翻譯機”的作用來幫助傳遞不同設備之間的通訊信息。
據悉,AllJoyn已經被秘密研發了長達4年時間,AllJoyn并非基于高通芯片的硬件標準開發,而是一個開源代碼的系統平臺。簡單來說,AllJoyn可以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溝通互聯。比如我們身邊的家電產品都可以通過AllJoyn平臺發送一條信息給用戶的手機或者電腦,而用戶也可以通過一個控制面板來控制這些設備。
“使這一夢想成為現實的唯一途徑是我們同全世界其他公司齊心協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高通產品管理高級總監萊恩特-本祖爾(Liat Benzur)說道。
選擇標準
到目前為止,業內已經出現了許多可以幫助智能設備展開通訊的協議標準,但卻沒有哪個協議擁有足夠的統治力來統一業內通訊標準,而包括SmartThings、Lowes和Revolv這些公司則主要依靠實體控制中心的方式來控制其他設備。
有業內專家認為,這一智能家居市場在一方能夠有效說服業內主要企業采用統一通訊協議前恐怕很難真正迎來發展。
“我們可能會看到物聯網市場出現幾個較大的生態系統,就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iOS、Android和Windows一樣。但是,消費者希望自己有選擇的權利,并希望互相封閉的生態系統之間能夠互相交流。”IEEE標準協會(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主席凱倫-巴特利森(Karen Bartleson)說道。
“如果業內擁有太多的生態系統的話,人們遲早會找到一種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方法,就像不同的手機都可以用micro-USB接口進行充電一樣。不過,由于物聯網市場實在過于巨大,業內或許很難找到一個通用的標準。因此,我相信更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未來這一市場的不同細分領域會存在著不同的標準。”巴特利森補充道。
顯而易見的是,像高通這樣的業內大佬力推AllJoyn平臺或將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因為該公司生產的芯片已經被安置了在諸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中,而在不少智能恒溫器、安保系統,甚至是汽車中我們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因此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這一步對高通來說也是相當正確的決定。
不過,就像高通產品管理高級總監萊恩特-本祖爾所說的那樣,只有全球大企業都愿意為這一愿景攜手奮斗的時候,這一場物聯網革命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第三次革命
本祖爾表示,物聯網的逐漸崛起將最終促使人類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出現。此后,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將內安置在設備內,而這些傳感器將收集包括用戶習慣、環境情況和健康指標在內的諸多數據。
舉例來說,未來的煙霧探測器可能同時也會收集室內花粉濃度指標;家用安防系統內置的運動傳感器可能會收集家庭成員在一段時間內的移動數據,并以此為依據設定不同房間內的空調溫度。
但是,目前就斷言這些設備未來將具體如何展開通信,或者高通的AllJoyn平臺能否取得成功恐怕還為時過早。而且,有關這一領域的“殺手級應用”也還遲遲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