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4臺服務器中就有1臺由戴爾制造”,在近日召開的戴爾企業級解決方案發布會上,戴爾大中華區公共事業及大型企業事業部企業解決方案總監曹志平如是說。
盡管x86服務器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而戴爾也剛剛經歷過私有化,但這并沒有影響到戴爾服務器服務器的市場表現。IDC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排名前三的服務器廠商只有戴爾實現了增長,同時,戴爾在中國已經連續7個季度x86服務器出貨量第一。
戴爾企業級解決方案發布會(左起:戴爾大中華區公共事業及大型企業事業部企業解決方案總監曹志平、戴爾副總裁兼戴爾存儲總經理 Alan Atkinson、戴爾亞太及日本地區商用市場副總裁Alvaro del Pozo、戴爾大中華區企業級解決方案部市場總監彭宇恒)
云計算、大數據、社交和移動的發展讓x86服務器市場容量快速增大,為戴爾這種傳統服務器OEM帶來了新的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提供商越來越多的繞開OEM,直接向ODM采購服務器,或者自行設計服務器,這讓傳統OEM失去了不少市場份額。
難能可貴的是,戴爾的x86服務器依舊保持了穩健的增長,看來戴爾在x86服務器上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曹志平在發布會上表示,一直以來,戴爾服務器所秉承的是一種“受客戶啟發而來的創新”理念。
“受客戶啟發而來的創新”
這并非是戴爾首次拋出這樣的說法,在戴爾12G服務器發布之時,戴爾曾表示12G服務器是和全球超過7000個客戶深入溝通的成果。“服務器行業出現了一些新趨勢,這位開展受客戶啟發而來的創新創造了機會”,曹志平表示,如今用戶對基礎架構的靈活性、成本、虛擬化能力、云部署模式有了更高要求,戴爾正是根據這些反饋不斷改進服務器基礎設施。
這樣的結果就是戴爾服務器能夠根據工作負載和環境優化,更貼合用戶的應用需求。曹志平表示,戴爾服務器給客戶帶來了三大方面的收益,即“提高IT效率、提供卓越的IT敏捷性、提供更高的IT可靠性”。
曹志平介紹說,戴爾服務器提供了一系列工具來降低基礎架構復雜性、優化資源消耗,將運營效果最大化。例如通過帶有生命周期控制器的iDRAC、Repository Manager來降低手動操作,進一步實現部署管理的自動化;通過無代理的管理、移動可訪問性來延長服務器正常運行時間;通過新風冷卻技術,提高部署密度,節省能源,降低TCO。
此外,戴爾服務器提供了定制的解決方案,從而能適應各種規模的組織。據介紹,戴爾服務器提供了多種可選擇、可升級的元素,例如網絡適配器、PCIe固態硬盤等,從而針對特定工作負載優化;提供了OpenManage Essentials等管理工具,滿足了不同的管理需求。
曹志平表示,戴爾服務器可用性同時一直在提升可用性,包括電源、散熱等部件的冗余設計、具有自動恢復能力的虛擬化技術、容錯內存、故障前提示燈功能,確保硬件在線和可用。
豐富的產品序列
曹志平介紹說,戴爾服務器有著完善的產品序列,從而能夠覆蓋大大小小的客戶應用。如今戴爾的服務器產品線可分為兩類:
第一是傳統的“單片式”基礎架構,包括PowerEdge T系列塔式服務器、PowerEdge R系列機架式服務器;第二類是共享基礎架構,包含戴爾在去年發布的面向遠程辦公室和分級機構的集成式“靈聚”PowerEdge VRTX服務器、PowerEdge M系列刀片服務器、PowerEdge C系列高密度服務器,以及面向超大規模負載定制的整機柜服務器。
戴爾服務器產品序列
其中,“靈聚”服務器是戴爾“融合基礎架構”戰略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款產品,這款產品的設計理念是將數據中心放進“盒子”,繼承了服務器、存儲、網絡和管理系統,以降低中小企業IT基礎架構部署和維護的復雜度。
在定制化服務器方面戴爾也已經取得領先,據介紹,戴爾具有專門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DCS)部門,主要面向的就是Amazon、微軟、雅虎等具有超大規模服務器需求的客戶,所提供的是定制化服務器解決方案,比如PowerEdge C系列。戴爾定制化服務器如今已經取得市場領導地位,在過去16個季度中有14個季度排名第一。“自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戴爾在定制化服務器上的優勢越來越大,始終走在超大規模計算的最前列。”
隨著英特爾至強E7 v2的發布,戴爾也在第一時間發布了高端四路服務器PowerEdge R920。這款堪稱性能“野獸”的服務器具有60個處理器核心和96個DIMM插槽,最高支持6TB內存,支持多達24個本地存儲驅動器,最大支持8個超高性能超低時延PCIe Express閃存驅動器,大幅超越旋轉驅動器的IOPS性能。“在SAP SD 2-Tier基準測試中,四插槽的戴爾R920創造了世界紀錄。”
“豐富的服務器產品序列,結合戴爾存儲、網絡、軟件和服務,戴爾能夠提供數據中心層面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曹志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