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集成  系統集成  弱電  軟件  kvm  服務器  思科  視頻會議  拼接  SFP 

數據中心選微服務器還是刀片?

   日期:2013-11-30     來源:比特網    作者:zhanggl    瀏覽:181    評論:0    
核心提示:現在的微服務器市場和刀片誕生之初一樣的熱鬧,那么,未來的數據中心,微服務器能否將取代刀片,成為苛求高密度、高能效的數據中心用戶的首選?

微服務器是數據中心應用細分的產物。微服務器誕生之前,數據中心占主導的是通用的機架服務器,隨著處理器技術的發展,機架服務器的性能變得越來越強悍,四路機架的性能甚至直追小型機。另一方面,隨著社交網絡、云計算、大數據、搜索引擎、CDN的發展,數據中心出現了大量的并行化、輕量化負載,如果用通用服務器去跑這些應用,就像大馬拉小車,白白浪費著計算能力和電能。

于是,采用性能偏低的低功耗處理器、具有更高處理器密度、能耗和成本更低的微服務器應運而生。相比通用服務器,微服務器顯然更適合這些并行化、輕量化的負載,就像對付一群老鼠,放一群貓總比放一只老虎要管用。

源于這種新需求,微服務器發展駛入快車道,上游芯片廠商開始更加重視這一細分市場,今年,英特爾推出了新一代凌動處理器,面向微服務器;64位ARM將在明年爆發,強勢進軍數據中心;在網絡芯片市場、嵌入式市場逐漸縮水的MIPS也計劃在微服務器市場中分一杯羹。以惠普為代表的傳統服務器OEM,也有不少在進行著微服務器的研發和測試。

筆者同樣看好微服務器的發展,因為它代表著一種“應用選擇服務器”的趨勢。就現在的服務器市場來說,通用化的產品已經很難出現突破,萬金油式的產品本身就難以實現精確的成本控制;而近年來服務器市場所表現出來的趨勢是應用的細分催生新的產品,比如Facebook、Google等大型互聯網廠商更加樂于根據應用特點自行定制服務器,多款以應用為導向的“一體機”也迅速獲得了市場肯定。

現在的微服務器市場和刀片誕生之初一樣的熱鬧,那么,未來的數據中心,微服務器能否將取代刀片,成為苛求高密度、高能效的數據中心用戶的首選?

微服務器還不能取代刀片

筆者認為,隨著微服務器的繁榮,或將影響刀片的增速,除非處理器能效出現質的飛躍,微服務器在數據中心暫時還不能取代刀片。這就像Unix服務器將被x86取代的論調持續了十幾年,但Unix服務器仍舊有著大量用戶一樣。

微服務器是數據中心應用細分的產物,它更適用于一些特定的“輕量化”應用,如冷數據存儲、靜態Web、簡單的內容交付、緩存、離線分析、大數據文件服務(如 MapReduce Hadoop等)、中間層應用(如Mem cached)等,并不是“通吃”所有負載。相比之下,刀片實際上也是一種通用服務器,支持更加廣泛的應用負載,對于繁重的負載刀片要更加適合。所以,刀片有著更廣泛的生存空間。

在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刀片服務器具有更加完善的冗余設計,機箱往往配備多個風扇、電源模塊、網絡模塊、管理模塊,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比較高,經常被企業用于關鍵負載。微服務器有著比刀片更高的密度,但是出于成本考慮(成本是用戶選擇微服務器的一個重要因素),采用最小化設計的微服務器不可能過分的強調可靠性和可用性,這也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

微服務器實際就是一種類刀片設計,同樣也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這也將成為制約微服務器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此外,微服務器還存在著一些不利的因素:相比已經成熟的刀片服務器,微服務器實際上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產品和市場都有待成熟。曾有數家著名國內服務器廠商對筆者坦言,微服務器市場還未成氣候,產品化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有惠普等廠商的力挺,但對微服務器持“觀望”態度的廠商也不在少數。

很多人對ARM架構微服務器寄予厚望,但ARM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并不容易。ARM目前缺乏成熟的生態圈,缺乏軟件支持,想用ARM的話,少不了要自行解決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上的麻煩,還要面臨平臺遷移的風險,所以說,ARM短期內還不是一個能夠普及開的平臺,最初想必也只有具有強大研發能力的公司才能用得好。

小結:應用決定一切

由于應用具有局限性、市場欠成熟,微服務器短期內還不會危及刀片在數據中心的地位。但不能否認的是,應用為導向正在成為服務器的發展趨勢,微服務器作為其中代表,會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應用決定一切,假如有一天一個數據中心跑的都是適合微服務器的應用,那么傳統的刀片服務器恐怕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網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08917號-2  | 
 
porn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