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買了房,要住得滿意、住得舒服,就少不了裝修一樣,在信息化中,買了服務器、交換機、辦公軟件等軟硬件設備,只有經過高質量的系統集成,才能用起來,并且用得好、用得穩。系統集成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尤其是,隨著政府信息化、行業信息化及企業信息化的深入開展,基于軟硬件產品的應用成為當前用戶關注的焦點,而這更少不了系統集成。系統集成的含義是什么?當前用戶是否關注系統集成?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系統集成?他們如何評價目前的系統集成商?有什么建議?我們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網上問卷等方式調查了大連醫科大學、哈爾濱東宇農業工程機械公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徐州礦務集團、中國衛通臨沂分公司、撫順石化等近30位用戶,聽聽他們的心聲。
集成需求趨于多樣化
系統集成包含哪些內容?根據賽迪顧問的明確定義,系統集成是將不同的軟硬件產品集成起來,并在此基礎上為客戶開發專門定制的應用軟件,最終完成滿足客戶需求的計算機系統,包括定制軟件開發、應用軟件平臺轉換、新增功能開發、集成和調試等。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針對“貴公司是否與集成商合作過?”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70%的被調查單位與系統集成商合作過,30%的被采訪單位沒有與系統集成商合作過。之所以沒有與系統集成商合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當前基礎建設很簡單,還沒建設業務系統;另一個就是業務系統基本上是由自己開發的。不管怎么樣,90%的被調查者當前比較關注系統集成,包括網絡搭建,各種業務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系統的整合集成等。
調查也顯示,當前系統集成需求正趨于多樣化。比如,40%被調查者如杭州市民政局、光大銀行、撫順石化、塘沽廣播電視臺、山東新華制藥、山東匯金股份公司等表示,具有明確的集成需求或正在進行系統建設。據杭州市民政局計算中心張煉表示,當前正在建設民政業務系統;而光大銀行正在建設核心業務與會計核算業務系統;撫順石化正打算建設產供銷系統等。
另外,具體行業的集成需求也顯現出一定特色。例如,電信業務的數據挖掘、決策支持的系統開發也成為今后的熱點。金融行業的需求會沿著主機系統、數據集中、安全備份、業務整合等一路前進。網上銀行、網上支付及相應的認證中心、支付網關會進一步拓展,銀行卡在中國的支付系統中逐步突出,相關業務系統開始完善。證券交易與服務系統逐步從分散走向集中。電力行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力通信系統的建設、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廠網分開、低壓電網改造等方面。
軟件和服務是未來焦點
被采訪用戶當前最關心的系統集成內容是什么?調查顯示,近70%的被采訪者表示,比較關心業務應用軟件的開發。50%的被采訪者比較關心咨詢服務、系統維護、培訓、售后服務、外包等服務內容。經過分析就會發現,這也是由于隨著政府信息化、行業信息化及企業信息化的深入開展,基于軟硬件產品的應用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因此開發業務系統和圍繞系統而提供的一切服務,就成為用戶的務實的選擇。
尤其是金融業正處于由基礎建設為主到應用系統導向,由自主開發到專業服務轉型的階段,因此目前銀行的IT建設正進入外購方案及實施服務的階段。比如,光大銀行近期的核心業務與會計核算系統全部承包給聯想IT服務來做。
實際上,隨著用戶需求向軟件和服務的傾斜,系統集成商的核心產品也逐漸轉向軟件和服務。據賽迪顧問調查顯示,國內系統集成市場今后在硬件、軟件和服務領域的投入資金比例將進一步調整。預計在今后1~2年內,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將是軟件投入比例,預計可達30%。在今后5年內,服務投入比例將上升至20%,到2005年,國內系統集成市場硬件、軟件和服務投入比例可能是5:3:2,改變現在“重硬輕軟”的局面,進一步向國際平均水平靠攏。
期待專業化、品牌化集成服務
當前用戶如何看待目前市場上的集成商? 調查顯示,大部分用戶對系統集成市場不太樂觀。如,徐州礦務集團通訊計算機處張杰表示,當前系統集成商良莠不齊,只有具有一定實力的大公司才值得信賴。中國衛通臨沂分公司網絡通信部負責人莊甲升也表示,目前系統集成商比較多,但小而雜,沒有幾個集成商能做到完全的系統集成,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大部分集成商僅局限于某個領域。希望看到一些知名的綜合性的系統集成商,這對整個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經常有一些小的系統集成商活不到兩年,就垮了,用戶想找人維護系統,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塘沽廣播電視臺技術中心副主任霍恩林也表示,比較認可擁有專業技能的集成商。
用戶在選擇系統集成商時,最為注重的因素是什么呢?90%的用戶選擇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能力。”資質證書等也比較被看重。
總之,用戶期待著系統集成能夠形成專業化、品牌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集成商超過一萬家,但有資格通過一級資質認證的不過數十家。隨著客戶對集成需求的廣度和深度的大幅提高,集成市場也開始走向成熟,集成服務商從硬件集成和網絡集成的初級集成階段,逐步向完善網絡環境、應用開發和引導用戶的較高層次集成服務方向發展,集成商只有朝著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才具備競爭優勢。
背景資料:2003年國內系統集成市場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 2003年前三季度市場規模
賽迪顧問統計顯示,2003年第一季度國內系統集成規模為22.1億元,其中大型企業為12.25億元,中型企業為 3.80億元,小型企業為1.98億元,政府為2.68億元,教育為1.39億元,家庭為零;第二季度系統集成規模為16.7億元,其中大型企業為 8.92億元,中型企業為2.81億元,小型企業為1.45億元,政府為2.44億元,教育為1.08億元,家庭為零;第三季度系統集成規模為30.30億元,其中大型企業為16.58億元,中型企業為5.10億元,小型企業為2.68億元,政府為3.67億元,教育為2.27億元,家庭仍為零。
二、未來市場預測
賽迪顧問認為,在今后五年里,中國系統集成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市場規模逐年遞增,到2007年將增加到386億元。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今后集成市場中,調試的比重將逐漸下降,而開發和集成的比重將上升。其中開發在整個項目中的地位將愈顯重要。
今后五年,大型企業仍將是國內系統集成市場的主體。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四大商業銀行等大企業的信息投入仍會是集成市場中的最大部分。由于這些大企業的系統建設進入了成熟期,升級和維護的比重將逐年上升。未來五年,大企業市場份額將是穩中有降。但電信第三代網絡的建設會使其在市場2004年開始停止其下滑的態勢,比例又將緩慢上升。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進行,能源行業的比重也會相應增加。另外,像制造、零售、流通、媒體等行業今后的信息化建設都將帶動整體集成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制造業在2007年和將會超越交通和教育成為第五位。
相反,中小型企業的市場在今后五年中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2007年,中小型企業共占的市場份額將由現在的25.6%提高到29.7%。今后幾年也是中國政府全面實施電子政務和教育加快信息化的重要時期,因此這兩個領域的信息投入上升也會很快,在2007年一起將占到整個市場的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