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講一個是讓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應用發展驅動大數據;第二部分是網絡架構和布線的關系;第三是基礎設施管理系統。
大家都知道每天生活里面很多時候跟我們現在大數據的產生都是有影響的。在現有的3G以及下一代4G網絡層面上,包括今后大量發展物聯網的趨勢,以及三網合一,所有的跟生活密切相關技術的發展,勢必會影響數據流量大量的產生。
大數據跟云計算還是有一定的關系,今天談的不是怎么分析大數據,主題講的是大數據背后需要什么樣的網絡和系統來支撐。
在座很多可能是IT非常熟悉的專業人士,網絡大量采用著IP網絡??梢钥吹饺騃P的增量,每年基于IP通信協議的,目前互聯網行業電信、金融、政 府這些行業里面占數據流量比例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目前互聯網上的視頻流量使得數據增長速度更快。整個全球數據量,可以看到2015年和2010年之 間所產生數據量的對比差別非常大。
隨著周邊網絡和應用技術的發展,勢必會影響數據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以前所產生的數據流量。未來十年數據量是現有數據量的50倍左右,大家現在手機用 的要么就是安卓,要是就是蘋果的系統,大家用的都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促進了移動互聯網非常大的發展。從中國移動互聯網預測可以看到,2013年和 2012年增長已經70%、80%。
還有一點就是物聯網,物聯網跟網絡有關嗎?當然。物聯網是一個應用方式,物聯網有應用層、感知層。感知層從傳感器市場中可以看到每年的增量大幅度增 加,物聯網市場規模從2010年到2015年,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是操作終端產生的數據量,很多東西都是采用傳感器的方式,不斷的往數據中心傳輸數據的時 候,它的數據量是驚人的。
因為移動終端一個人控制一臺,但是很多物聯網所有的物體我們都在說萬物物聯,可以考慮到網絡數據容量需要多大的存儲才能滿足要求。這些都會導致我們今天所談的大數據,云計算相關問題的出現。
從我個人理解,第一數據中心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云計算是基于虛擬化技術所提供的IT的服務。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的服務模式為大數據產生提供了一些技術保障??焖侔l展的云計算服務應用也是形成我們大數據的一個比較大的推力。
反過來看基于現在的狀況網絡上有什么樣的變化,首先虛擬化技術是云計算技術的核心。服務器虛擬化是最早大量應用的技術。當我們一臺服務器變成虛擬化 之后,里面的動態可以支撐很多應用程序,應用程序相互之間可以進行動態式的分布。當有設備進行建設的時候會把服務牽引到其他的服務器這是一個非常動態的過 程。
有一臺機器可能支撐了傳統服務器里面的二十倍或者幾十倍的數據量。所有數據中心圍繞數據進行,沒有數據的數據中心是“房地產”,所以數據非常重要。
壓力非常大的時候對布線系統有非常大的挑戰,當服務器虛擬化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加有彈性的網絡設備,網絡虛擬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當我們以前大 量推數據中心,虛擬化會采用大二層網絡架構支撐大數據或者云計算的需要。最終的好處是把網絡架構減少之后,會讓數據的傳輸設備與設備之間延時降到最低于這 對于虛擬化數據城市是一個非?;A的要求。
大家可以看到核心網絡設備比如交換機變成一個交換集群的時候,會發現連接關系非常復雜那么對于管理也是一個挑戰。
數據中心網絡連接大二層的方式,采用虛擬化的核心網絡,我們主干里面越來越多采用萬兆光纖連接。萬兆解決方案有幾種解決方案可以解決。
從網絡趨勢來看可以看到2013年40G到100G是越來越多的用戶試水的一年。2013年以后萬兆網絡發展速度非???。大家越來越的聽到TOR, 這是新的建設的方式,現在基于TOR方式更容易實現整機柜的交付。它的好處就要速度非???。機柜內部到網絡連接前面都做好,現場就是把機柜外面光纖主干部 分和核心網絡連接,就實現了數據中心快速部署的功能。
現在很多客戶做500個機柜兩個禮拜就可以做成。在做整個網絡基礎架構布線系統,橋架這些設計施工的時候,不影響機柜的交付,不需要機柜先到再做布線和相應安裝。
整機柜交付的實例:包括這機柜、布線系統等等同時交付。剛才提到萬兆介入層網絡,萬兆供大家選擇的有:10G以太網數據中心主流服務器網卡。
萬兆里面光的5萬卡會貴一些另外一些就是SFP+網卡,光的網卡是SFP+功耗差不多,大概是兩三瓦左右。萬兆的網絡端口功耗相對比較大一些。
當然有一些人跟我講節能型的以太網自動喚醒功能,當服務器機柜沒有那么大的數據量的時候數據很小。但是現在大家都在講大數據,云計算的時候是希望用 盡每一臺服務器潛在的能力,這時候怎么能讓它休眠呢?,F在技術層面來講,萬兆功耗逐年下降,現在還沒有達到特別理想的狀態,還在觀望。
光的技術上是沒有問題,包括功耗和管理密度,還是距離也好,都占有非常大的優勢,都沒有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偏貴。還有銅的,它的好處距離夠了,100米,功耗是偏大,4到6瓦,前幾年是十幾瓦現在是6瓦左右比較普遍,還不是特別理想。
直徑相對閉光纖粗一些,會占用空間。
基于剛才分析的萬兆網絡應用,可以大致做一個小結:光的技術OK,關鍵就是價格偏貴。第二個萬兆功耗偏高,價格可能有一定的優勢,目前來講價格上面 比光有優勢。數據中心主干當接入層進入萬兆主干就要用40G網絡。主干里面,40G、100G主要用到HDA,多模光纖可以支持100米、50米,多膜光 纖價格也有優勢,會大量用在數據中心今后的機房里面。新的標準,特別是100G新的標準也正在變化。目前要建設40G、100G的連接只能采用單膜的光 纖,4現在接入機房沒辦法等待銅纜。
為什么現在會采用MTP的方式呢?
現在是萬兆,當升級到40G和100G的時候,直接升級把兩邊面板和MTP取代,這對今后網絡來講需要有前端性的設計,這是目前大量使用MTP光纖的原因。如果不采用這個今后不可能升級到40G和100G的網絡。
虛擬化網絡有一個非常復雜的網絡架構,對布線部署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