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服務器很多是與政務業務應用密不可分的,隨著網絡安全與電子政務應用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我們來看看深圳采購管理師中心編輯的政府服務器采購的五大趨勢。
政府服務器采購面臨的五大趨勢如下:
第一:以節能產品為主
我國目前已成為計算機應用大國,計算機節能將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因素。預計下一階段,“節能計算工程”將成為能取得優異節能效果的“綠色照明工程”的翻版。服務器設計和應用在傳統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擴展性、可用性等基礎上無疑又多了一個節能性指標,這無論是對于需要大規模部署服務器的企業與政府,還是對于正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國家來說,都意義非凡。在此背景下,刀片式服務器產品在多核、低功耗技術的推動下將從最初追求高密度的第一代刀片產品,發展到強調整體綜合性能、高生產力的第二代刀片產品。未來幾年,刀片式服務器將以更高密度、敏捷式部署和維護、全方位監控管理、高可擴展性、高可用性為發展重點,刀片式服務器成為與機架式服務器并駕齊驅的成熟的主流產品。隨著電子政務門戶網站的整合以及業務的不斷復雜和深入,在有限的機房空間里,刀片服務器必將大顯身手。
另外,服務器虛擬化已是大勢所趨,虛擬化技術已被當成提高硬件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的利器。電子政務集中、整合的趨勢將大大促進未來幾年我國電子政務數據中心的建設進程,多核服務器和應用軟件的成熟、刀片服務器以及服務器虛擬技術的發展,均能夠滿足政府業務對高性能服務器的要求。在我國資源節約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應首先做出表率,采購節能產品。節能產品對于降低政府機構能源費用開支,節省財政資金,推動企業節能技術進步,擴大節能產品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服務器的政府采購中,選擇能效高的處理器,可以減少散熱系統的能量消耗,使整個計算機系統的節能效率倍增。因此,節能芯片已經成為市場的新熱點。在服務器系統中,降低CPU的功耗可以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在保證功耗不變的情況下提升性能,可以降低電源和制冷系統的壓力。另外,在服務器的硬件配置如內存、I/O、硬盤以及管理等方面也應考慮服務器綠色與節能的因素,我們可以選用特殊設計的低功耗內存,使用TOE(TCP Offloading Engine,TCP卸載引擎技術)、I/O加速等技術降低CPU負載;選擇功耗更低的2.5硬盤;在管理方面加強服務器的風扇管理,以及改進BIOS技術,均可以達到降低服務器能耗的目的。
第二:運維費用精打細算
政府采購服務器產品后,要將服務器放置到機房里,通上電源,安裝操作系統和其他應用系統,保證服務器正常穩定地運行。如果服務器操作系統使用服務器廠商贈送的Linux,可以節省一部分費用。在服務器的日常運行中,如果大部分任務運維技術人員自己能處理,不需要購買“廠家服務”或者少買“廠家服務”的話,就可以降低一部分政府行業服務器采購成本。
國內外的服務器廠商在售后服務方面也各有不同的特色,IBM、惠普、戴爾等廠商會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售后服務標準,同時各類售后服務根據保修時間、問題解決的速度不同其收費標準也有些不同。客戶選擇哪一類售后服務需要在購買服務器硬件產品時,結合企業特點選擇相適應的售后服務。當然,由于國內地區的不同,有些地方存在一些差異。如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基本上都能夠按照標準進行服務,而一些偏遠地區則由于交通等原因,時間可能會有些延遲。
而國內計算機廠商如聯想、浪潮、方正等基本上對于服務器產品,不管是入門級低端產品還是中高端服務器產品,都提供三年硬盤保修服務;同時,國內廠商的售后服務網絡有相當的優勢,不少廠商的服務中心都遍布至各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第三:國產品牌漸獲青睞
隨著國產軟件和系統平臺的逐漸成熟,使用國產基礎平臺完成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也應當是政府信息化發展的一種趨勢。電子政務的推進,對于建設節約型政府是有正面意義的。電子政務建設是系統性工作,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不是簡單地通過行政效力就能解決的,必須從思想觀念、電子政務應用服務模式、技術產品選擇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才能夠真正實現節約型電子政務。節約型電子政務的建設至少有兩個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各種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和硬件設備的選擇,在功能上一定要以“實用”為主。其次是在建設上要以集約為主,即該統一建設的必須統一建設,能夠集中建設的就要盡可能集中建設。網絡、CA、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等基礎設施必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盡量杜絕部門分散建設。
以國產軟硬件為核心建造政府協同辦公、統一認證、信息發布解決方案,可提高在集成環境下的國產軟硬件產品的可用性、適應性等等,打造我國電子政務良好的生態環境。國產軟件系統目前在操作系統、中間件、辦公軟件、信息安全、大型應用軟件系統、嵌入式系統等核心軟件技術和產品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并在電子政務領域得到了推廣應用,完全能夠滿足當前我國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的需求。
目前,曙光、浪潮、聯想、寶德、華碩、同方等IT廠商提供的國產服務器,已經逐漸在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從國家安全這個高度上來看,電子政務的服務器應用架構也必然是以國產服務器為主、以國外服務器為輔,需改變當前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中服務器采購大部分使用國外產品的尷尬局面。
第四:滿足電子政務應用
由于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特殊要求,服務器安全進一步向一體化融合,基于內外網隔離、統一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分布式入侵檢測、流量分析、應用層及傳輸層加密傳輸協議、主動防護等技術,將催生一體化的服務器安全框架,打造出從物理層到應用層全方位的、多層次的、立體的服務器應用安全計算環境,滿足電子政務業務發展的需要。
在電子政務軟件平臺技術的選擇方面,國內外廠家的理解有著根本的不同。國外公司完全是“基礎架構層”的,沒有針對電子政務業務特性的軟件,國內專業廠商和系統集成商一般都會提供針對電子政務業務需要的特性軟件。因此軟硬件融合在一起的各種針對電子政務應用的特定服務器,將會不斷地涌現出來。
第五:容災備份不容忽視
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重大災難和突發事件讓人們對數據備份和容災有了新的認識,保證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能力被提到歷史新高度。我國政府行業信息化進展迅猛,隨之增加的各種應用系統產生了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作為政府行業中最重要的資源,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同樣,由于數據量的增大和新業務的涌現,如何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建立一個強大、高性能、可靠的信息存儲管理平臺,也是政府行業目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前不少政府部門的電子政務容災備份系統建設規劃已經基本制定完畢,建設電子政務容災備份系統,以確保每份網上公共數據都可以得到拷貝備份,安全存儲。同時,建設多個互為備份的容災備份點,可以為電子政務內網、外網所連接的信息系統提供安全可靠、互為備份的基礎設置。電子政務容災備份系統一般由主數據中心和備份中心組成。備份數據中心與主中心通過光纖或電信網相連接。主中心可以是單機系統也可以是多機高可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