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廠商們的口水戰已經成了科技領域一個悠久的傳統。今年第一季度,在服務器領域戴爾(Dell)與惠普狀態互換,前者大漲,后者暴跌,讓戴爾創始人兼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找到了吐槽對手的重要支持。
上周五,在接受貿易刊物《CRN》采訪時,邁克爾指出,戴爾在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優勢明顯。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初步數據(尚未公布)讓他感到興奮,而Gartner也給出了相似的內容,這些報告均顯示戴爾實現了健康增長,而惠普則損失巨大。
根據戴爾向《CRN》分享的數據,IDC研究指出,全球第二大服務器供應商戴爾,在這一市場的份額已經增長至28%;而惠普則從35%,下滑到不足31%。戴爾調侃道,“惠普正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失去市場份額,而這些都輸給了戴爾。”
過去20年間,惠普一直領跑服務器市場。目前,該公司并沒有對戴爾的言論進行回應。不過,此前戴爾企業解決方案部門總裁馬呂斯·哈斯(Marius Haas)在接受采訪時,也曾作出相似的言論,并引用了來自Gartner的數據?;萜辗掌骷瘓F市場營銷官Jim Ganthier當時回應道,“一個季度并算不了什么,17年才是真的趨勢。”
關于這些研究公司采用的方法,筆者并不是行家,但是就我所知,戴爾、HP、IBM這些公司的高管,會在研究報表最終發表之前,看到這些“初步”結果,這樣如果有悖事實,這些公司就有機會提出異議。不過在Gartner和IDC發布最終新聞稿的時候,戴爾可能還會再一次掀起對惠普的冷嘲熱諷。
戴爾如此沖動,想要撲向惠普并且給出致命一擊,是很自然的事。在此之前,惠普一直在利用戴爾244億美元私有化案,給后者和客戶之間創造出不確定性。今年 2月5日,當戴爾私有化想法首次浮出水面的時候,惠普就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私有化收往往會將現有客戶以及創新能力拋至一邊。我們相信,現在戴爾的客戶開始渴望去探索替代方案,而惠普將會充分利用這一機會。”
據悉,IBM與聯想的行業標準服務器業務談判擱淺,而戴爾則經歷私有化風波。惠普聲稱自己是主要供應商中,少有的沒有遭遇明顯內部動蕩,能夠專注于客戶需求的一個。如此一來,它就可以將注意力集中于用戶需求。上周,惠普公司戴夫·特利(Dave Donatelli)在一場重要網絡會議中,向合作伙伴透露出了這些消息。
不過,今天兩家公司的股價,并沒有因為這場口水戰而出現變化。當地時間今天上午,惠普公司股價上揚至每股20.76美元,而戴爾股價則小幅上漲至每股13.35美元,比邁克爾·戴爾與私募集團銀湖提出的每股13.65美元的收購價,低3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