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各類數據中心總量約43萬個,可容納服務器共約500萬臺。其中經營性數據中心機房921個,面積約88萬平米,機柜數約17.7萬個,可容納服務器約200萬臺。隨著大數據應用的興起和云計算的快速增長,未來5年我國對數據中心流量處理能力需求將增長7-10倍,機房面積需要翻一番才能滿足云計算發展的需求。
然而大規模計算系統的應用,卻面臨有限的機房空間、緊張的電力供應、嚴格的散熱與節能環保要求、繁雜的管理維護工作以及有限的資金預算等多方面的限制。為此,從政府到工業界,從IT廠商到用戶機構,大家都在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高密度服務器解決什么問題
從數據中心的部署來看,節省整體土地面積需要從每一環細節考慮。因而構成數據中心運作體系的千千萬萬云基礎設施的占地空間也必將納入考慮。傳統的存儲服務器規模往往巨大,占地空間駭人,動輒就是幾百萬臺的服務器建設一個數據中心,造成空間的不必要浪費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兼具高密度且低功耗優勢的服務器呼之欲出。在機房有限空間、能耗成本劇增、綠色環保呼聲的多重壓力下,一些公司給出了這類高密度服務器的應對方案。其主要解決方法是多模塊高密度服務器,刀片服務器,其他定制化高密度服務器等解決方案,其中以模塊化高密度服務器最受國內用戶歡迎。
高密度服務器的一般特點
高密度服務器具有共同的特點是:一是通過可擴展、雙主板、橫向擴展等設計手段,達到高密度的效果;二是共享電源、風扇等設配,或采用微型風扇,采用虛擬化技術降低網卡組件設備,從而降低服務器的整體功耗;同時應對用戶需求,在特定的行業需求內靈活可擴展。高密度服務器跟普通機架服務器使用獨立電源和風扇的設計不同,在同一個機箱里由多臺服務器節點共享電源和風扇,從而大大提高電源和散熱系統的使用效率,并使得整機在重量上更輕,成本更低。高密度服務器通用性比刀片化服務器更好,在成本降低方面更有成效。
高密度服務器的國內應用
某著名網站CIO譚先生表示:高密度服務器主要用在高并發,低強度應用方面。比如大型的政府或商務辦公區,客戶同時并發的需求很多,但是每個需求的計算強度都不大,這種情況下最適合高密度服務器來發揮作用。而國內服務器老牌企業寶德推出的“八子星” PR4780H 服務器是一款精心設計、性能卓越、安全可靠的高密度模塊化服務器。其在4U機架內裝有8個獨立服務器模塊,每個模塊都有獨立的ID,并且完美支持 Intel 最新Sandy bridge E5-2600系列處理器、高速 DDR3 內存及SATA 硬盤熱插拔技術。這給高密度計算用戶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寶德PR4780H可以廣泛應用在新興的互聯網應用,如用于搜索引擎服務器、IDC數據中心、門戶網站應用服務器等等。
而高密度、可定制并不是高密度服務器的唯一優勢,在超低功耗和散熱設計上,也是這類產品的優越性能的體現。共享風扇、電源,從而降低功耗,甚至達到超低功耗的狀態,是這類型服務器共同采用的技術途徑。
總之,高密度服務器作為一種新型通用系統平臺,可以靈活地支持多種應用服務,包括在石油、氣象、海洋、地震、測繪、生物醫療、軍隊的應用。同時還可支持社交網絡、互動媒體、網絡游戲、科學計算、圖像渲染、建模模擬等。正是得益于密度比普通機架服務器高,成本比刀片服務器低,模塊化靈活擴展,方便管理和綠色節能等優勢特性,使其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國產高密度服務器近年來也急起直追,其使用效果已經和世界先進廠家持平,也是國內用戶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