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學校信息化在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其建設當中,IT資源部署方式仍然是按照應用進行物理的劃分,這種部署方式可能存在以下風險和挑戰:
• 資源利用率低
由于應用與資源綁定,每個應用都需要按照其峰值業務量進行資源的配置,這導致在大部分時間許多資源都處于閑置狀態,不僅造成服務器的資源利用率較低,而且對資源的共享、數據的共享造成了天然的障礙。
• 運維成本高
隨著學校新應用系統的增加,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的設備數量也會出現迅速的膨脹,在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模式下,會造成占地空間、電力供應、散熱制冷和維護成本的急劇上升,為學校長遠的IT投入和運維帶來挑戰。
• 業務部署緩慢
在傳統的模式下,學校的各個部門如果要部署新的業務,那么在提交變更請求與進行運營變更之間存在較大延遲,每一次的業務部署都要經歷硬件選型、采購、上架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安裝以及網絡配置等操作,使得業務的部署極為緩慢。
• 管理策略分散
當前的IT資源運維管理缺乏統計的集中化IT構建策略,無法對信息化校園網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進行監控、管理、報告和遠程訪問,IT管理策略分散。
設計目標
學校校園利用云端集中計算、集中存儲的特性,打造一體化的老師辦公環境、一體化的教育教學平臺、一體化的學生學習環境、一體化的教學資源庫。真正實現無處不在的云資源平臺。
1、無處不在的云教學資源平臺:將優質教學資源集中存儲、分類整理、實時分享。
2、移動專屬的老師辦公環境:自由切換辦公場景,隨時調用教學資源,遠程控制上課環境。
3、隨時隨地的云學習空間:學生隨時回放上課視頻、查看學習資料、溫故知新、在線互動、主動學習。
4、形象生動的校園文化展示:實時、動態展示學校信息,遠程控制展示內容,特色的校園宣講平臺。
5、簡單、高效的IT管理:計算和存儲在云端、無需維護本地終端、部署更新速度快、IT資源有效集中。
6、快捷、方便的智慧課堂:通過視頻、音頻技術,掌控學生學習進度,增強與學生的互動,隨時溫故,快速掌握知識要點。
7、直接、有效的學生行為管控:傳統終端自由度大,無法控制學生使用行為,導致使用過量,通過云計算技術,按需求分配資源,真正做到有效控制使用。
8、提供創新教學模式接口:提供基于傳感器、物聯網、3D打印技術的探究實驗、創客活動、開展微課、慕課、“在線云課堂”、“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技術接口。